从黑板到考卷:一线教师必须掌握的测试难度调控术.docx

从黑板到考卷:一线教师必须掌握的测试难度调控术.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其中可免费阅读4页,需付费168金币后方可阅读剩余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4、文档侵权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黑板到考卷:一线教师必须掌握的测试难度调控术

一、难度密码:揭开测试难度的本质面纱

(一)基础认知:难度的三维透视

1.个体感知维度:某道数学题,当全班80%学生能正确解答时,其难度系数为0.8(正确率)

2.群体表征维度:某次月考语文试卷整体难度系数0.65,意味着平均得分率为65%

3.教育测量维度:IRT理论中,某物理试题的难度参数β=1.2,表示需高于平均能力1.2个标准差才能有50%正确率

(二)常见误区辨析

-误区1:难题=好题(实际需考虑教学目标)

-误区2:低难度=低质量(诊断性测试需要适当低难度)

-误区3:平均难度0.5最佳(需结合考试性质调整)

-案例:某

文档评论(0)

159****31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购买前请先付费阅读,避免购买错误。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