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学情评估(含答案).docVIP

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学情评估(含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7

第一单元学情评估

一、单项选择(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1965年,我国学者在云南发掘出两颗上门齿化石,经科学测定,牙齿主人生活的年代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据所学知识推测,他们应该是()

A.元谋人 B.蓝田人 C.郧县人 D.北京人

2.化石是研究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通过以下化石,我们能了解到北京人的()

A.生产工具 B.生活环境 C.体貌特征 D.用火状况

3.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地层中发现了大量的朴树籽,还有榛、胡桃、松、榆等植物孢粉;在北京人居住的洞穴里,还发现了不同动物的化石。由此可推断,北京人()

A.主要使用天然火 B.以采集狩猎为生

C.会使用打制石器 D.开始种植农作物

4.史料是研究历史的基础。如果要研究蓝田人、郧县人和山顶洞人等古人类的生产、生活情况,最可信的史料来源是()

A.神话传说 B.学者论著 C.史籍记录 D.考古发现

5.河姆渡人的房屋是以桩木为支架,上面架设大小梁承托地板,构成高于地面的架空基座,再于其上立柱、架梁、盖顶的干栏式建筑。在垂直相交的构件接点上,使用了榫卯结构技术,这将中国出现榫卯木作技术的时间向前推了3000多年。这()

A.证明了长江流域的富庶 B.代表了发达的中原文化

C.体现了先民的劳动智慧 D.反映了不同区域的交流

6.半坡遗址出土的大量文物表明,半坡人发明了从伐木、除草、平整土地,到松土、点种及收获的整套生产工具。这可用于印证半坡人()

A.广泛使用打制石器 B.已经从事农业生产

C.生活方面衣食无忧 D.开始推广牛耕技术

7.考古工作者在黄河流域一处距今约4400—3800年的遗址中,发现了一种表面黑色,通体锃亮,器壁最薄处不足1毫米的“蛋壳陶”。这反映了当时()

A.农耕文明的出现 B.制陶技术的发展

C.雕刻技术的成熟 D.纺织技术的进步

8.下表是某同学整理的新石器时代部分文化遗存及其主要特征。据此可知,新石器时代()

文化遗存

所在地域

主要特征

兴隆洼遗址

西辽河流域

玉器加工,种植粟、黍为主,也有渔猎

仰韶文化

黄河中游

制作彩陶,种植粟、黍,已会纺织、制衣

河姆渡文化

长江下游

种植水稻,运用雕刻等技术,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

A.地区之间联系密切 B.没有明显贫富分化

C.区域发展各具特色 D.原始商业得到发展

9.距今约5900—4400年的大汶口遗址的部分墓葬中出土了象牙梳、象牙雕筒等,同时期的良渚古城遗址的贵族墓葬中,出土了玉琮、玉钺、玉璧等。这说明,当时()

A.原始农业形成 B.社会分化出现

C.禅让制度盛行 D.中央集权确立

10.距今约4300—4000年的陶寺古城遗址位于山西襄汾。该遗址已陆续发掘出城墙、宫殿区、大型宗教礼制建筑、王陵区、政府掌控的大型仓储区等。这些发现可以用来证明()

A.部落联盟初步形成 B.中华文化多元一体

C.早期国家已经出现 D.长江流域农业发展

11.良渚古城遗址中的很多玉器上刻画有神人兽面纹,而陶寺古城遗址中也发现了类似的纹样。由此推知,早期中华文明存在()

A.相互交流 B.社会分工 C.阶级分化 D.部落联盟

12.司马迁编著《史记》时,以黄帝时代作为中国历史的开篇。中国历代统治者均祭祀黄帝,海内外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这体现了()

A.原始农业的兴起 B.早期国家的出现

C.华夏文明的传承 D.禅让制度的确立

13.《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了一个关于选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故事:一位叫放齐的大臣推举尧的儿子丹朱为部落联盟首领,尧马上表示,丹朱“顽凶”不可用,尧与大家反复相商,又用各种办法考察了舜的德行,才将舜立为继任人。这反映出()

A.禅让制“选贤举能” B.世袭制逐渐确立

C.“公天下”推行困难 D.分封制开始流行

14.《吕氏春秋》中记载,大禹吸取父亲用封堵的办法治水失败的教训,“通大川,决(疏通)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治理了水患。材料彰显的大禹治水的精神是()

A.公而忘私 B.勇于创新 C.以身作则 D.艰苦奋斗

15.传说黄帝“刳(kū,破开挖空)木为舟”。宝鸡北首岭出土了新石器时代的船形彩陶壶,其独木舟的造型及壶身的装饰网纹,让人联想到渔船、渔网、捕鱼活动等水上生活场景,成为这一传说的有力证明。由此可知()

A.传说的可靠性高于考古发现

B.传说故事真实地反映历史

C.考古是了解历史的唯一途径

D.传说蕴含一定的历史信息

二、辨析改错(8分)

16.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辨别下列史实

文档评论(0)

琳萱备课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中小学课件、教案、试卷等各类教学资源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