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7 诗词曲阅读(解析版).pdfVIP

专题07 诗词曲阅读(解析版).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07诗词曲阅读

●考向真题引领

(2023·湖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练习。

①②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唐诗三百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注释】①辋川:水名。②裴迪:诗人,王维好友。③潺湲:指水缓缓流淌。④接舆:指楚国人陆通,这

里比裴迪。五柳:指晋陶渊明,这里比自己。

1.首联“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是如何表现“闲居”之情的。

【答案】

1.参考答案:水落石出的寒秋,时近黄昏,天色向晚,山色也变得更加苍翠,山间泉水不停地潺潺作响。

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勾勒出一幅和谐静谧的山水田园秋景图。

2.首联写山中秋景。时值水落石出的寒秋,山间泉水每天不停歇地潺潺作响;随着天色向晚,山色也变得

更加苍翠。颔联是诗人生活的真实写照。“柴门”,表现隐居生活和田园风味;“倚杖”,表现年事已高和意

态安闲。柴门之外,倚杖临风,听晚树鸣蝉,安逸闲适。颈联写原野暮色。夕阳欲落,炊烟初升,这是田

野黄昏的典型景象。渡头在水,墟里在陆;落日属自然,炊烟属人事,景物独见匠心。尾联引用陶渊明和

楚狂接舆的典故,并将自己与友人比作他们两人,生动刻面了诗人狂放的隐者形象,表达与朋友在辋川闲

居之乐。

【解析】

1.本题考查诗歌句子赏析能力。首联写山中秋景。水落石出的寒秋,山间泉水不停歇地潺潺作响;随着天

色向晚,山色也变得更加苍翠。不待颔联说出“暮”字,已给人以时近黄昏的印象。“转”和“日”用得巧

妙。“转苍翠”,表示山色愈来愈深,愈来愈浓;山是静止的,这一“转”字,便凭借颜色的渐变而写出它

的动态。“日潺湲”,就是日日潺湲,每日每时都在声响;水是流动的,用一“日”字,却令人感觉它始终

如一的守恒。寥寥十字,勾勒出一幅有色彩,有声音,动静结合的山水田园秋景画面。

2.本题考查赏析诗歌情感主旨。诗的前两句“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以山水为背景,勾勒出一幅秋

天的景色,山色变得苍翠,秋水缓缓流淌,传达出一种静谧和谐的氛围。接着“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诗人依靠着柴门,聆听晚风中蝉的鸣叫,形象地表现出诗人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以及与自然融为一体

的境界。“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两句又回到写景,描绘了日落时分和村落中升起的孤烟,营造出

宁静祥和的田园风光。最后两句“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诗人用典,将自己比作陶渊明,将友人裴迪

比作接舆,两人都是历史上有名的隐士,这里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情谊,也展现了诗人自己追求高洁生活的

志向。

(2023·浙江湖州·中考真题)阅读下面宋词,完成学习任务。

浣溪沙

〔宋〕张元幹①

山绕平湖波撼城,湖光倒影浸山青,水晶楼下欲三更。

雾柳暗时云度月,露荷翻处水流萤,萧萧散发到天明。

【注释】①张元幹(ɡān):字仲宗,永福(今福建永泰)人,号芦川居士。②据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

话前集》卷五十三“水晶宫”条云:“吴兴谓之水晶宫。”这首词是作者晚年游湖州时所作。

3.化用前人诗句,是比较常见的现象。某同学由“山绕平湖波撼城”,联想到了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

相》中的前四句诗。请你写出这四句中连续的两

文档评论(0)

咸老白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爱好分享,希望自己走过的弯路,别人不再走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