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气囊压力管理.pptx

临床气囊压力管理.ppt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气囊压力管理,助力VAP防控;

什么是气管导管的气囊?

气囊置于患者声门下起到固定插管和密封气道的作用。;

气囊的作用

气管导管气囊装置

的作用;

·一方面若气囊充气量过大,气囊压力过高会引起患者气道黏膜缺血、坏死,声门下气管狭窄等并发症。

·另一方面由于机械通气患者的吞咽反射、咳嗽反射及下呼吸道的纤毛运动减弱或消失,口咽部分泌物及定植菌易积聚在导管气囊上,在此区域形成“粘液糊”,成为细菌的储存库。

·气囊压力过小时充气不足,则可能会导致气体、气囊上滞留物从气囊周围向下渗漏,使患者出现通气不足,严重时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

·根据《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专家共识》及相关研究证据,气囊充气后压力应维持在25-30cmH?O(1cmH?O=0.098kPa)。

·每次手动测量时充气压力宜高于理想值2cmH?O。若患者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则处于高气道压力

时,气囊压力要比吸气峰值压力高5cmH?O。

表3ICU患者人工气道气囊管理的最佳证照总练

Tale3SmmuryofthebestevideceofaricialairwayeodotrachealtakecffmanugemxntinICUpatieats;

6.不能采用根据经验判定充气的指触法给予气囊充气四

7.建议使用气囊测压表客观测量气囊压力;

不能客观测量充气压力,往往会导

致气囊过度充气或充气不足

气囊测压表能客观调整气囊压力可

以预防包括声音嘶哑、喉咙痛、气道损伤等不良反应,提高气囊压力

合格率,故被临床广泛应用。;

气囊压力管理

·但在临床实践过程中,运用手持测压表间断测量气囊内压力,发现所测得的气囊内压力低于指南

的要求。

·因为测压表与气囊分离或再次连接时,会通过单向阀逸出气体,导致损失部分压力,以及检测时气体转移到测压表内部空间,使得测量值低于目标压力值。;

气囊压力管理

而改良后的气囊测压表可以解决直接测压时显示值低于实际值的问题。方法为:测压前手持测压表对

接一个三通管,旋转三通管开30~45°夹角,为关闭三通开关;先挤压测压表充气球囊至压力为32

cmH?O后再连接气??导管的指示气囊,旋转三通开关后即可测气囊内压力,测压表上的数值显示为

气囊内的压力。此方法操作简单、可推广性强、可以使气囊内压力维持在25-30cmH?O内。故建议使用改良后气囊测压表客观测量气囊压力。;

根据《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专家共识》推荐,机械通气患者应定期监测气管导管的气囊压力,无自动充气装置

时,应每隔6~8h重新手动测量气囊压力,对气囊进行校正时,同时注意避开以下常规护理操作的影响因素。;

3气囊测压的时机有哪些?

·相关研究表明,患者吞咽时可引起气囊压力一过增高;吸痰及口腔护理会使气囊压力大幅升高,操作结束后压力显著下降;雾化吸入和管道更换过程中不会对气囊压力产生明显影响,但操作后30min内气囊压力会低于操作前;翻身时因体位改变对气囊造成挤压导致气囊压力明显升高,操作完成后压力显著下降,且翻身后30min内明显低于翻身前压力值。

·因此针对气囊挤压较大的操作如翻身、吸痰、口腔护理会使气囊压力先大幅升高后下降,需要在操作后10min左右再进行测压并给气囊补气。而吞咽、雾化吸入和管道更换对气囊压力影响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存在统计学差异,但相对缓和,只需要在操作20~30min后进行气囊压力监测即可。;

4如何清除气囊上的滞留物?

目前,临床上清除气囊上滞留物的方法主要为声门下分泌物引流和气流冲击法。

《中国成人医院获得性肺炎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明确推荐,对预测有创机械通气时间超过

48h或72h的患者,使用具有声门下吸引功能的气管导管,可降低VAP的发病率并缩短ICU入住时间。同时在气囊放气或拔出气管插管前尽可能清除气囊上方及口腔内的分泌物。;

气囊压力管理

如何清除气囊上的滞留物?

气流冲击法主要采用的是简易呼吸器联合人工手法清除气囊上滞留物,该方法简单可行,成本低,易于开展。

此操作的基本原理是在气囊收缩期间增强患者的咳嗽以排出声门下分泌物。当插管的患者呼气或咳嗽时,如果

气囊同时放气,患者的快速呼气流将通过放气袖带周围的空间,将声门下分泌物带向口咽,然后这些分泌物可

以通过口腔抽吸轻松清除。在很多时候插管患者产生的呼气流量可能不足以排出声门下分泌物,通过挤压简易

呼吸器产生的高流量增强咳嗽效果。

Tohuleda

Ehabedair

Cu

Piktballoo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医学资料+白衣侠士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业专业医学资料提供,解决您后顾之忧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