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疼痛科颈椎病疼痛医学查房课件.pptxVIP

2025 疼痛科颈椎病疼痛医学查房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前言演讲人

目录01.前言07.健康教育——“防痛比止痛更重要”03.护理评估05.护理目标与措施02.病例介绍04.护理诊断06.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08.总结

2025疼痛科颈椎病疼痛医学查房课件

01前言

前言站在2025年的疼痛科诊室里,我常常望着候诊区揉着脖子、皱着眉头的患者们——他们中有的是连续加班的程序员,有的是带孙辈的退休教师,有的是长期开车的司机。颈椎病,这个曾被认为是“老年病”的问题,如今正以每年12%的发病率增长,成为门诊最常见的慢性疼痛主诉之一。作为疼痛科医护人员,我们不仅要缓解患者的“脖子疼”,更要深挖疼痛背后的病理机制、生活方式诱因,通过系统的护理干预帮助患者实现“长期无痛”的目标。

今天的查房,我们以一例典型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切入点,从病例分析到护理全程,探讨如何通过多维度评估、个性化干预,为颈椎病疼痛患者构建“治疗-护理-康复”的闭环管理。这既是对临床实践的总结,也是一次团队学习——毕竟,每一次查房都是为了让下一位患者少受一分疼。

02病例介绍

病例介绍先说说今天的主角,张女士,42岁,某互联网公司产品经理。她捂着后颈走进诊室时,表情是紧绷的:“大夫,我这脖子疼了快3个月,最近半个月右胳膊开始麻,晚上睡觉都不敢侧躺,翻个身就像过电似的疼醒。”

现病史:患者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颈肩部酸痛,初期仅在连续加班后加重,休息可缓解;近2周疼痛放射至右前臂桡侧,伴右手拇指、食指麻木,V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静息时4分,低头工作或咳嗽时升至7分。自行贴敷膏药、热敷无效,遂来就诊。

既往史:无高血压、糖尿病史,无颈部外伤史;职业特点为每日伏案工作10-12小时,常用手机追剧至凌晨。

病例介绍查体:颈椎生理曲度变直,C4-7棘突旁压痛(+),右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右上肢肱二头肌肌力4级(正常5级),右手拇指痛觉减退;颈椎活动度:前屈15(正常35)、后伸10(正常30)、左右旋转各25(正常45)。

辅助检查:颈椎MRI提示C4/5、C5/6椎间盘向右后突出(突出约3mm),硬膜囊及右侧神经根受压;X线示颈椎生理曲度消失,C5/6椎间隙变窄。

这例患者的典型性在于:她代表了当下“久坐+低头”人群的普遍状态——疼痛从局部发展为放射痛,伴随神经功能损伤,且生活方式与病情进展高度相关。接下来,我们需要从护理角度拆解她的问题。

03护理评估

护理评估面对张女士这样的患者,护理评估不能只看“脖子疼”,而是要像剥洋葱一样,逐层分析疼痛的“触发点”和“影响面”。

疼痛评估——精准定位“疼从何来”我们用“疼痛日记”让张女士记录了3天的疼痛细节:疼痛性质为“针刺样+牵扯痛”,晨起较轻(VAS3分),午后工作2小时后加重(VAS6分),晚间躺卧时若枕头过高则右上肢麻木明显(VAS7分)。诱发因素明确:长时间低头、突然转头、咳嗽(腹压增加加重神经根刺激)。这提示我们:她的疼痛不仅是局部肌肉劳损,更核心的是神经根受压后的炎性反应。

生理功能评估——关注“动不了”的根源除了颈椎活动度受限,我们重点评估了神经功能:右上肢肌力下降(4级)、拇指痛觉减退,说明神经根受压已影响运动和感觉功能;触诊发现斜方肌、肩胛提肌紧张如“硬条索”,这是长期肌肉代偿导致的继发性损伤。

心理状态评估——疼痛背后的“情绪负担”和张女士沟通时,她多次提到:“我现在一想到要加班就害怕,怕疼得没法工作,又怕请假影响项目进度。”睡眠量表评估显示:她夜间觉醒次数≥3次/晚,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12分(正常≤7分),存在明显的焦虑情绪(GAD-7焦虑量表评分9分,提示轻度焦虑)。疼痛与焦虑形成了恶性循环——越焦虑越紧张,肌肉越紧张越疼。

生活方式评估——找到“致病的日常”通过访谈,我们梳理出她的“高危生活场景”:办公桌电脑屏幕低于视线(需低头15)、手机支架放腿上(低头45刷剧)、枕头高度15cm(正常应与一拳高度相当,约8-10cm)、午休趴在桌上睡(颈椎前屈30持续30分钟)。这些细节都是疼痛的“温床”。

04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基于评估结果,我们明确了4个核心护理诊断:

慢性疼痛(NANDA-Ⅰ诊断):与颈椎间盘突出压迫右侧神经根、局部肌肉痉挛及无菌性炎症有关。依据:VAS评分≥4分,疼痛放射至右上肢,伴随麻木。

躯体活动障碍:与颈部疼痛、肌肉痉挛及神经根受压导致的肌力下降有关。依据:颈椎前屈/后伸活动度仅为正常的40%-50%,右上肢肌力4级。

焦虑:与疼痛反复发作、担心影响工作及预后有关

文档评论(0)

sxgvvvvv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