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与朱元思书》2025-2026学年语文统编版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doc

13.《与朱元思书》2025-2026学年语文统编版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3与朱元思书

教学目标

1.根据阅读提示和注释自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重点)

2.抓住“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把握作者笔下景物的突出特征。(重点)

3.学习作者描绘景物的手法。(重难点)

4.体会作者寄情山水的高雅的审美情趣。(重难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句,积累文言词汇,疏通文意。(重点)

2.熟读课文,梳理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重难点)

故事导入:相传,南朝梁时期,吴均的好友朱元思久居官场,身心俱疲,吴均便写了这封信,把富春江的美景描述给他,想让他能暂忘烦恼。那富春江到底有怎样的魔力?让我们一起走进《与朱元思书》,探寻其中奥秘。

1.走近作者

吴均(469—520),字叔痒,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其文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称,时人称为“吴均体”。主要作品有诗歌《山中杂诗》《答柳恽诗》,书信《与施从事书》《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等。

2.知识链接

骈体文,是古代一种字句整齐、音韵铿锵、对仗工整、多用典故的文体。多数属于应用文。骈体文也有一个发展过程。初期的骈体文,多数是偶句,亦称骈句,个别地方也有散句;有的偶句,字数整齐划一,但并非对仗。到后来发展成“四六文”(亦称“骈四俪六”),对字数和对仗的要求就变得严格起来。

【探究一】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朗读课文。

朗读指导:

(1)语气语速:应慢一些,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的意境。

(2)突出重音: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重音应落在“箭”“奔”二字上。

(3)停顿节奏:逗号的停顿应小于句号,每一个句号后的停顿应小于一小层之间的停顿,每一段后的停顿应稍长一些。四字句一般以“二二”拍为主。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当然也有例外,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骈散结合,朗朗上口)

(4)全文朗读节奏划分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2.学生自主阅读,结合注释翻译课文,疏通文意。

3.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不理解的字词句,达成共识。不能解决的,等待老师解决。

4.小组提交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老师明确答案。

5.重点字词句梳理。

6.随堂检测。

附:

语法现象

例句及释义

通假字

①蝉则千转不穷(“转”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

②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反”同“返”,返回)

一词多义

上负势竞上(向上)

直直视无碍(直接)

百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确数,十个十)

若猛浪若奔(像,如同)

古今异义

①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古义:表示约数。今义:或许;允许;称赞。)

②鸢飞戾天者(古义:至,到达。今义:罪过;乖张。)

词类活用

①风烟俱净(形容词用作动词,消散)

③猛浪若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②任意东西(名词用作动词,向东或向西)

④负势竞上(名词用作动词,向上)

⑤互相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往高处远处伸展)

⑥横柯上蔽(名词用作状语,在上面)

特殊句式

①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省略句。省略了主语“船”,应为“(船)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②急湍甚箭。[省略句。省略了介词“于”,应为“急湍甚(于)箭”]

【探究二】梳理脉络,把握内容

1.文中哪一句话最能概括课文所写景色的特征?

明确: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分析文章结构,思考本文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明确:(1)总说自富阳到桐庐间的山水之美,点出其总体特征——“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写“异水”,即富春江水之美。

(3)写“奇山”,包括富春江两岸的高山、泉水、草木、鸟兽,以及人在此景物中的感受。

【探究小结】全文都围绕着“奇”“异”这两个字作文章,按照先总后分的结构来安排内容。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朗读中,我们初步感知了文章内容,感受了骈体文的韵律之美。通过合作讨论,疏通了文意,初步感受到了富春江之美。

与朱元思书

总写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异水

↓分写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把握作者笔下景物的突出特征,学习作者描绘景物的手法。(重点)

2.体会作者寄情山水的高雅的审美情趣。(重难点)

复习旧知

1.检查背诵。

2.回答问题。

(1)从富阳至桐庐的景致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明确:“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总写)

(2)本文重点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异水”和“奇山”。(分写)

师: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本文整

文档评论(0)

132****514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