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家乡的风俗》教学设计.docx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家乡的风俗》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家乡的风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能介绍一种风俗或写自己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

根据表达的需要,抓住重点来写。

能借助民俗作品集,通过投稿、发表,激发习作兴趣,获得习作成就感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借鉴本单元描写风俗的方法,写写自己参加风俗活动的亲身经历,重点写出活动现场的情况和自己的感受。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习作准备单习作任务单

学生准备:通过网络、亲朋好友了解民俗文化,每人至少准备一种感兴趣或熟悉的民俗进行介绍,或者调查本地的民俗活动。

【习作策略】

习作前策略:合理安排结构,方方面面还是某一次经历

习作中策略:突出重点和意义,着重描写某一时刻详叙还是略叙衡量各部分的重要性。

习作后策略:通过写作搭档和小组合作提升写作水平

【习作支架】

图表支架:运用图表支架能帮助学生准确把握习作要点,有利于学生获得清晰的习作逻辑,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归纳整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范例支架:运用范例支架,让学生借鉴学习其中的写作方法,降低习作难度,提高学生写作兴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风俗,引主题

同学们,“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这节课,拿起你手中的笔,写一篇有关家乡的风俗的作品吧。挑战一下,看看谁的作品能被收入我们的《民俗作品集》?(出示课件:《民俗作品集》征稿启事)

板书:家乡的风俗二、知内容,明要求

(一)了解习作的内容

可以介绍一种风俗,也可以写一次我们参加风俗活动的经历。两个内容,可以任选一个来写。

(二)了解习作的要求

自学

默读语文书16页的内容,一边读,一边思考。(课件出示习作页》

交流

关键要抓住重点,写出特点。这也是第一单元的习作要求和目标。

如果是介绍风俗的话,重点就是介绍风俗为主,把风俗的特点写出来,体验稍微写一点。如果是写参加的一次风俗活动,重点写活动现场和感受,可以穿插介绍一下这种风俗。

如果对这种风俗习惯有自己的看法,也可以表达出来。

请学生根据习作准备单,交流展示对于一种或者两种感兴趣的民俗活动进行介绍,说出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并且谈谈自己的想法。

三、学方法,列提纲

(一)回顾课文,总结写法。

课件出示《北京的春节》表格(课件展示)

《北京的春节》详写了什么?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预设:《北京的春节》这一课,老舍先生是按时间顺序来介绍春节的什么时间,人们都有哪些活动。其中,作者重点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初一、元宵节”这五天人们的活动,其他的简单介绍,做到了有详有略,抓住了重点。这样写,既有条理性,又有特色。

《腊八粥》重点写了什么?

预设:本文写了等粥和喝粥两部分内容,详写等粥,略写喝粥,突出了八儿苦苦等待吃腊八粥的情景,充分表现了八儿对腊八粥的渴望与喜爱,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板书设计:抓重点突特点)

(二)列提纲

同学们,请拿出手中的习作任务单,先选择自己想写的一个内容,结合课前自己对你所要写的风俗的了解,在任务单的空白处列出提纲。(课件出示任务单)

四、习技巧,获锦囊锦囊一:

在介绍风俗时,我们可以运用记叙和描写,把风俗的特点写具体。《北京的春节》中就有这样的例子。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

写自己参加风俗活动的经历,在文中穿插风俗的特点或来历时,要运用好过渡句。《藏戏》中,就有这样的例子。(课件出示)我们习作的时候,过渡句还可以灵活运用。(课件出示)

我查资料得知,元宵象征着……

听奶奶说,这个习俗大有来历呢……于是就有了这样一段传奇……

我特别奇怪,为什么冬至一定要吃饺子呢?妈妈告诉我……还是从古老的传奇故事讲起吧……

想要文章写的精彩,你还有什么好方法吗?

预设1:写作时,按照一定的顺序,才能表达得清楚、有条理。预设2:习作的开头,可以通过俗语、歌谣引出要介绍的风俗。锦囊二:妙用修辞,丰富内容。

(课件出示图片)

总结:我们可以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让文章生动。

预设:在描写人物时,可以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写清楚。在描写场面时,可以运用到以前我们学习的点面结合的方法,还可以把我们以前积累的优美词句运用到我们的文章中去。

(板书:写具体描生动)

6.出示提示,当堂习作板书设计:

家乡的风俗

抓特点 突重点

写具体 描生动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一、修改习作

文档评论(0)

星火燎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分享教育资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