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渔业水域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pdfVIP

我国渔业水域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渔业水域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环境污染造成我国水产品质量严重下降。监测结果表明,我国部分贝类产品体内残留有石油

烃、砷、镉、汞等有毒物质;近岸、内湾、河口等捕捞水产品及内陆养殖的水产品受到多环

芳烃、汞和镉等重金属的污染。赤潮濒发导致部分地区麻痹性贝毒和腹泻性贝毒中毒现象时

有发生。2001年由于我国贝类、对虾等水产品因毒物、药物残留指标不合格,被欧盟等国

拒绝进口,给我国水产品贸易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也对我国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造成

了恶劣的影响。

受环境污染、工程开发建设项目如围垦、填海、筑坝、取沙等活动影响,许多优良的产卵场、

采苗场、育肥场和增养殖场的渔业功能丧失,渔业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渔业资源的增殖

与恢复能力下降,主要经济水生生物资源都有不同程度的衰退,重要渔区的渔获物种类日趋

单一,渔获物逐渐朝着低龄化、小型化、低质化方向演变,多数传统优质鱼种资源大幅度下

降,难以形成渔汛。渤海作为我国最重要的渔业生产基地,1959年单位网产平均在221~

43kg/网/小时之间,主要经济鱼种产量达138.8kg/网/小时,而到1998年产量下降了近90%,

渔获主要种类的产量11.18kg/网/小时。东海区的渔获物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是以

底层优质鱼为主,优质鱼分别占总产量的48.3%和55.4%。而进入20世纪80年代,优质鱼

所占的比例降低到30.4%。长江四大家鱼的鱼苗由70年代年产200亿尾下降到目前的10亿

多尾。四大家鱼产卵场由于污染和环境的改变已几乎消失,鲥鱼产卵场也已不复存在,许多

珍稀鱼类资源量已大幅度(五)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严重危及渔业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

物质基础水生生物资源栖息环境的污染导致了水生生物组成结构的变化,具体表现为经济

动植物资源持续下降,水域生物种群结构单一,水生生物多样性在不同程度上遭到严重破坏。

监测资料表明,我国水生动物中珍稀濒危动物的物种数目逐年增多,大黄鱼、鳓鱼等重要经

济鱼类严重衰退,渤海三大毛蚶场场资源已接近枯竭。在内陆水域,水生野生动物的物种数

量和资源量也呈下降趋势,一些珍稀物种濒临灭绝,有“长江女神”美誉的白暨豚目前已不

足100头,长江白鲟、鲥鱼、松花江大白鱼等名贵经济鱼类已难见踪影。必威体育精装版资料显示,几

乎所有的水生兽类、相当数量的水生两栖类处于濒危状态。淡水鱼类中的濒危种类目前已达

到92种,占淡水鱼类总数10%。这些濒危鱼类主要包括鲤科鱼类52种,鲇类11种,鲟鱼

类5种,鲑鳟鱼类6种,其他(包括鳗鲡)种类18种。水生生物多样性是渔业产业赖以生

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生物多样性的下降将会动摇渔业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渔业水域面

临的污染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城市生活污染、工业污染

经济发展战略的逐步实施,周边新型城市也迅速形成。每年有大量生活污水排放,城市污水处

理能力有限,并且大多数污水处理厂采用的工艺尚不能满足除磷脱氮要求,造成近海污染。

生活中洗菜洗衣服冲洗厕所等产生的污水排放量逐渐加大,造成生活用水对消落带水环境

的污染逐渐加大,为了库区消落带区域的经济快速发展必须加快库区消落带地区生活污水

处理的基础设施建设,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消落带的形成是由于库水的季节性水位涨落,

这样就会使消落带地区的土壤受到很多负面的影响。主要是库水的污染物通过一系列的物理

变化与化学变化不断地在土壤中富集。进而对土壤的生理性能产生影响,土壤被淹没时土壤

中的养分,污染物就会被溶解和吸附在水体中,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据国家海洋局《2006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显示,2006年渤海海域污染严重,未达到清

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2万km2,占渤海总面积的26%。海洋污染主要来自陆源排污、人

工养殖等。2006年渤海海域中,严重污染、中度污染、轻度污染和较清洁海域面积分别约

为2770、1750、7370和8190km2,严重污染和轻度污染海域面积均比2005年增加

约1000km2,与2002年相比,渤海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面积分别增

加5230、1290和1760km2,分别增长2.4倍、2.8倍和1.7倍。

由于海岸线较长,入海河流较多,加上沿河工业发展较快,以及个别地方环境保护意识薄弱,污

水处理设施和污水集中处理场所设置不完备,致使上游工业及生活污染物对海洋环境造成的

污染事故时有发生。特别是各县区间交界和省间交界处河流所造成的陆源污染问题十分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2****66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初中毕业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