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跳水 教学设计.doc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跳水 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设计思路

本课是小学阶段的第一篇小说,小说教学的着力点---从内容的角度来看,是学生不懂、不会、不能、知浅的地方;从方法的角度看,是交给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从知浅到知深的方法。所以,小说中故事情节、环境描写等学生有能力读懂的地方,就不需要再教了,重点在突破学生的不懂、不能、不会之处。教给学生小说的解读方式,品味作者的表达方式,这是连接读者与小说世界的中介和桥梁。教给学生小说解读的工具,突破小说阅读的障碍,这能让学生有机会触摸作者的思想、看到广阔的世界,小说教学的功能和目的就在于此。

在教学的策略上,基于学情:通过指向高阶思维水平问题的推动,让学生的发现与作者的写作意图丝丝入扣;基于文体:借助指向任务驱动的活动,让学生在个体阅读实践和小组合作互助中,学习小说独特的表达方式;基于素养:让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进入小说的真正世界,以读代讲,读出小说中没有一个险字但处处危机四伏的紧张感;以悟代教,通过指向批判性阅读能力的活动,让学生于思辨中探究小说秘妙;以思代问,引导学生体会小说字里行间折射出的“惊人的光芒”。初步感知小说是如何通过虚构的故事,反映社会的现实,促进学生在今后小说阅读中去有意识地探究小说背后的“冰山的一角”。

教学设计

内容

教学目的

1.落实单元的语文要素“了解人物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聚焦思维的过程,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学生批判性阅读能力。

2.品味小说的表达方式,初步掌握小说解读的方法,让学生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为今后的小说阅读和学习打好基础,实现“以篇达类”。

3.欣赏艺术形象,培养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品味小说的表达方式,初步掌握小说解读的方法。

难点:学习故事中人物的思维方法,欣赏艺术形象。

教学过程

知作者、明文体,初步感受小说“惊人的光芒”

1.导入:认识作者,借助名人评论初步感知作者的文学地位以及作品风格。

2.入课:明确文体,渗透文体意识。

3.感知:结合课后习题一,感知文章写了一个怎样惊人的故事。

品写法、促思维,深入感受小说“惊人的光芒”

1.按出场顺序给人物排序。

2.按重要程度给人物排序。

聚焦猴子:

1.关注矛盾点:浏览课文,比较一下,这四个人物中哪个人物作者不吝笔墨,描写的文字最多?这么多文字去写猴子,不啰嗦吗?

2.关注语言点:和同桌合作完成体现猴子放肆的动作流程图。你觉得最放肆最过分的是哪个动作?

3.关注训练点:读中体会作者描写的细致,语言的丰富。

聚焦水手:

1.关注思辨点:把水手排最后,可否删除这个人物呢?

2.关注思考点:画出描写水手这三笑的句子,边画边想,每一次都在笑谁?笑的这个人有什么表现呢?

3.关注思维点:总结水手的三笑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对整个故事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正是作者精妙的构思所在。

聚焦孩子:

1.关注图文点:书上的插图直观呈现了孩子陷于危险之地,文中哪个段落描写的是这个画面?

2.关注危险点:第4自然段哪些词句能传递出危险?从孩子的语言、动作、水手的表现、猴子的戏弄四个角度体会。

3.关注导读点:我们把传递出危险的这些文字读好,读出当时紧张的氛围(配乐)。

4.关注提升点:此刻,呆住的,大叫的水手,他们在想些什么?

摇摇晃晃,两腿发抖的孩子,他在想些什么呢?

5.关注表达点:整段文字没有一个险字,但却处处折射出了危险。这就是语言含蓄表达的高明之处,读中体会(配乐)。

聚焦船长:

1.关注描写点:立刻瞄准的动作;喊了又喊的命令;两句话的不容商量,体会船长的不凡气概。

2.关注思维点:船长为什么让孩子跳水?这样的办法好在哪里?小组同学一起讨论一下船长的思维过程。

3.关注表达点:跳水的办法可行,在于海上风平浪静和水手们都在甲板上,是作者在开头就悄悄埋下的伏笔,是托尔斯泰的语言表达的智慧。

4.关注对比点:与《诺曼底号遇难记》中船长相比,发现结尾的艺术正是小小说的点睛之笔。

原文对比:

想象一下,孩子被救上来后,船长的表现,与《跳水》原文对比,发现船长的“哭”表现出的是一个慈爱的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三、巧迁移、促广读,引导探究小说“冰山的一角”

1.关注拓展点:结合名家评论,开展思辨活动---托尔斯泰的这篇小说,又是如何照出百年前俄罗斯的社会现实?通过作者笔下塑造的人物,你又能看到一个怎样的国家,怎样的民族?

2.关注生长点:引导学生知道读小说的意义所在,读懂小说“冰山的一角”。鼓励学生在今后的阅读中发现小说更多的惊人的光芒。

板书设计:

17.跳水

小小说

描写细致

构思巧妙

“惊人的光芒”语言含蓄冰山的一角

伏笔暗藏

结尾意外

文档评论(0)

K12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