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急诊医学科创伤后应激障碍综合征疾病诊疗技术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PTSD)是指人体遭遇到威胁性、灾难性事件时出现的延迟和(或)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其特征性的症状为病理性重现创伤体验、持续性警觉增高、持续性回避、对创伤经历的选择性遗忘及对未来失去信心等。PTSD最先由美国精神病协会于1980年在《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三版进行首次定义。PTSD患者无法摆脱精神创伤的痛苦记忆,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心身健康,其发病率高达20%,约1/3的患者终生不愈,1/2以上的患者常伴有物质滥用和其他精神障碍,自杀率是普通健康群体的6倍。PTSD以其发病率、患病率高,慢性病程,疗效差等特点严重影响创伤救治和社会稳定,已成为政府和科学界重点关注的科学前沿问题。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PTSD的病因复杂,包括遗传、神经生化及内分泌、社会心理等因素,发病机制不清楚。
(一)病因
不同寻常的威胁性、灾难性的创伤性事件是引起PTSD的必备条件;创伤性事件包括经历战争、自然灾害(如地震、海啸、火山爆发)、重大事故、重大手术、目睹亲人惨死、身受酷刑、恐怖事件和社会暴力等,是PTSD的必备条件,但并不是有了创伤就一定发展为创伤后应激障碍。
(二)易感因素
.遗传易感倾向性遗传因素对所有PTSD相关症状均有影响,在PTSD发病中有重要作用。
.病前精神状况病前某些人格障碍,如依赖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及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等,均可影响个体正确应对创伤应激;病前患有焦虑谱系障碍的人群对PTSD高度易感。
.社会和家庭因素儿童时期受遗弃、受虐待、被歧视或性创伤,以及父母离异、家庭暴力等,均可使PTSD患病率增高。
.创伤后因素在创伤应激后,即使是相对较轻微的创伤应激,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家庭和社会支持、早期心理干预,则受害者更易患PTSD。
(三)PTSD的认知理论
目前有多种认知理论解释PTSD发病机制,主要包括社会认知理论、信息加工理论、双重表征理论等。各种认知理论都有一些相同的基本假设,即个体预存的关于世界的信念和模型会介入创伤经验中。但是,在解释PTSD的临床特征,阐明PTSD严重程度和预后相关的影响因素,鉴别PTSD与其他相关疾病等方面尚有一定的局限,有待进一步验证与完善。
(四)神经生物学机制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紊乱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是调节哺乳动物应激所致内分泌、自分泌和精神行为反应最重要的神经调质之一,糖皮质激素系统在HPA轴调控中亦有重要作用,其中皮质醇可能有明显的“抗应激”效应;虽然有关PTSD患者血浆皮质醇水平的变化存在一定争议,但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PTSD患者可能存在持续性低皮质醇反应,可与其他临床资料一起作为预警应激障碍和判断疗效的参考指标。
.神经递质与相关受体功能改变儿茶酚胺类递质、5-羟色胺、乙酰胆碱、多巴胺、兴奋性氨基酸及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Y-氨基丁酸及其受体等均可能参与了PTSD的发病过程。儿茶酚胺是由肾上腺髓质和一些交感神经元嗜辂细胞分泌的一类非常重要的神经递质,也是重要的激素物质。在应激状态释放增多,能够帮助升高血压,加快心率,升高血糖,动员全身的储备物质,为机体与外界环境的抗争作好充分准备。儿茶酚胺一方面具有重要的代偿调节作用,但另一方面过多的儿茶酚胺特别是它的氧化产物,往往又成为对机体的有害产物。实验证明,大量的异丙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均能损伤细胞。在PTSD患者中经常发生并伴随多种的躯体生理反应,使患者感到痛苦的体验。
(五)脑组织结构的改变
PTSD患者存在大脑形态结构(特别是海马结构、杏仁核
等边缘系统)改变和脑功能发生异常,导致对创伤性记忆的抑制能力减弱,从而参与了PTSD的发病过程。
二、临床表现
创伤后应激障碍综合征多于创伤性事件后数日至6个月以内发病,病程多持续1个月以上,甚至数月或数年或终身不愈。其症状严重程度可有波动性,可出现应激性体验,部分可出现人格改变。
(一)再体验症状(病理性重现)
反复痛苦地回忆或梦及创伤事件,而不能控制,这种记忆的知觉体验类似于现实体验,与叙述故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二)回避与情感麻木
持续回避与刺激相似或有关的情境,如回避相关的活动、场所、地点、人物,部分出现选择性遗忘或对创伤期间发生的人和事有视旧如新感,同时伴情感麻木,患者表现淡然、冷漠,对周围环境反应性降低,爱好兴趣变窄,社会功能受损,甚至出现攻击、自伤或自杀行为。
(三)警觉性增高致易激惹症状
临床表现为难以入睡,易激惹或易发怒,难以集中注意力。在儿童、青少年中,特别是年纪较小的儿童,PTSD的临床症状有别于成年人,害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南方医科大学2022-2023年《生理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含参考答案.docx
- 《包装测试技术》课件.ppt VIP
- 企业移动应用平台解决方案-企业微信.pptx VIP
- Solidworks2020案例实战教程高职全套教学课件.pptx
- 金蝶EAS操作手册期末结账V.doc VIP
- 《人工智能基础》课件.ppt VIP
- 塑造职业形象(共83张课件).pptx VIP
- 幼儿园小班科学游戏《认识三角形》PPT课件.pptx VIP
- 干热灭菌--去热源 USP、CP、EP关于干热去热原的温度时间要求.pdf VIP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 Unit 1 Happy Holiday Section B 1a-1d 练习题(含答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