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言虚词整理课件.pptx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中语文文言虚词整理 文言文常见虚词 实题演练 2 而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 ) 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 3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爱莲说》 ) 4 ·饮少辄醉, 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 《醉翁亭记》 ) 5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 《愚公移山》 ) 1、表示承接关系的连词,译为“又”“而且”“也” 2 ·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译作“然后”“就” 3 ·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译作“但是”“然而”“却”“可是” 4 ·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 5 ·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3 以1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2 ·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3 ·寡人欲以五十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 4 · 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5 · 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6 ·近岸,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 7 ·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一)介词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 (二)连词4.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 5.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 6.有时相当于连词“而”。 (三) 7 ·“以”还可作动词(属于实词)用,可译为“认为” 。 4 1 ·项为之强 2 · 以丛草为林 3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4 ·为人谋而不忠乎 可以为师矣 5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6 ·仁以为己任 7 · 以为妙绝 8 ·愿为市鞍马 9 · 中轩敞者为舱 10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1 · 因为 2 · 当作 3 ·被 4 · 当;做 5 ·是 6 ·作为 7 ·认为 8 ·为了 9 ·是 10 ·雕刻 5 51.·蜀 二( ,) 其、 ,( 一) 它《为( ”) 2. “我(的) ”、“自己(的) ”。 3. “难道”、“怎么”。 4. “那” “这”之类的词。 5 . “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6 、 。 其 1 ·妻跪问其故。(《乐阳子妻》) 2 ·并自为其名。(《伤仲永》) 3 ·其真无马邪?(《马说》) 4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核舟记》) ①疑问代词(语气词), “哪里” ,“怎么” ②代词,指仲永。 ③兼词,相当于“于之”,译为“在那里” ④句末语气词, “呢” 7 焉 1 ·且焉置土石 2 ·复到舅家问焉 3 ·不复出焉 4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①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 ②屠乃奔倚其下 ③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④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副词, “竟 ” 副词, “于是,就” 副词, “才”, 表判断 相当于“是” 乃 8 1 ·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 疑问代词,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2 ·何以战? 疑问代词, 译为哪里什么。 3 ·然则何时而乐耶? 疑问代词, 译为什么哪。 4 ·其如土石何? 疑问代词, 译为“怎么样” 4 ·水何澹澹。 疑问副词。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何 9 ⑴然,胡不己乎? ⑵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⑶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 也。 ⑷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5)等死,死国可乎? 1 ·表疑问语气,译为“吗”、“呢” 2 ·表反问语气,译为“吗”、“呢” 3 · 同“于”。 4 ·表感叹语气,译为“啊”、“呀” 5 ·表商量语气,译为“吗” ,“吧” 乎 10 1、表递进关系,后一句提出比前一句更进一 层的内容。可译为“而且”、“况且”等。

文档评论(0)

卢兴云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