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十四五教材方剂学祛湿剂.docx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六章祛湿剂 凡以化湿利水,通淋泄浊等作用为主,用于治疗水湿病证的方剂,统称为袪湿剂。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湿淫所胜……以苦燥之,以淡泄之”,以及《素问·汤液醪醴论》“洁净府”的原则立法,属于“八法”中的“消法”。 湿与水异名而同类,湿为水之渐,水为湿之积。湿邪为患,有外湿与内湿之分。外湿与内湿又常相兼为病。大抵湿邪在外在上者,可微汗疏解以散之;在内在下者,可芳香苦燥而化之,或甘淡渗利以除之;水湿壅盛,形气俱实者,又可攻下以逐之;湿从寒化者,宜温阳化湿;湿从热化者,宜清热祛湿;湿浊下注,淋浊带下者,则宜分清化浊以治之。故本章方剂分为化湿和胃剂、清热祛湿剂、利水渗湿剂、温化寒湿剂、祛湿化浊剂、祛风胜湿剂六类。其中,外湿之证,治以汗法为主者,已于解表剂中论述;水湿壅盛,治以攻逐水饮者,已于泻下剂中论述。 祛湿剂多由芳香温燥或甘淡渗利之品组成,易于耗伤阴津,且辛香之品亦易耗气,渗利之剂有碍胎元,故素体阴血不足,或病后体弱者及孕妇等应慎用。 第一节 化湿和胃剂 化湿和胃剂,适用于湿邪中阻,脾胃失和证。代表方如平胃散、藿香正气散等。 平胃散 《简要济众方》 【组成】 苍术 去黑皮,捣为粗末,炒黄色,四两(12g) 厚朴 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三两(9g) 陈橘皮 洗令净,焙干,二两(6g) 甘草 炙黄,一两(3g) 【用法】 上为散。每服二钱(6g),水一中盏,加生姜二片,大枣二枚,同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现代用法:共研细末,每服4~6g,姜枣煎汤送下;亦可作汤剂,加生姜2片、大枣2枚,水煎服)。 【功用】 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主治】 湿滞脾胃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恶心呕吐,嗳气吞酸,肢体沉重,怠惰嗜卧,常多自利,舌苔白腻而厚,脉缓。 【证治机理】 本证系由湿阻气滞,脾胃失和所致。脾为太阴湿土,居中州而主运化,其性喜燥恶湿。湿困脾胃,气机失畅,见脘腹胀满;脾失健运,胃失和降,则食少无味,恶心呕吐,嗳气吞酸,泄泻;肢体沉重,怠惰嗜卧,舌苔白腻,脉缓等,皆为湿邪困阻之象。由于“太阴湿土,得阳始运”(《临证指南医案》),故治宜燥湿运脾为主,辅之行气和胃,使气行而湿化。 【方解】 方中苍术辛香苦温,为燥湿运脾要药,使湿去则脾运有权,脾健则湿邪得化,为君药。厚朴辛温而散,长于行气除满,俾气行则湿化,且其味苦性燥而能燥湿,与苍术有相须之妙,为臣药。陈皮辛行温通,理气和胃,燥湿醒脾,协苍术、厚朴燥湿行气之力益彰,为佐药。甘草甘平入脾,既可益气补中而实脾,令“脾强则有制湿之能”(《医方考》),合诸药泄中有补,使祛邪而不伤正,又能调和诸药,为佐使药。煎煮时少加生姜、大枣以增补脾和胃之效。诸药合用,苦辛芳香温燥,主以燥化,辅以行气;主以运脾,兼以和胃,俾湿去脾健,气机调畅,胃气平和,升降有序,则胀满吐泻诸症可除。 【运用】 本方为治疗湿滞脾胃证之基础方。以脘腹胀满,舌苔白腻而厚为辨证要点。本方中药物辛苦温燥,易耗气伤津,故阴津不足或脾胃虚弱者及孕妇不宜使用。 【附方】 1.不换金正气散 (《易简方》,原名不换金散) 藿香 厚朴 苍术 陈皮 半夏 甘草 各等分(各10g) 上?咀,每服四钱(12g),水一盏,加生姜三片,煎至六分,去滓热服。功用:解表化湿,和胃止呕。主治:湿浊内停兼表寒证。症见呕吐腹胀,恶寒发热,或霍乱吐泻,或不服水土,舌苔白腻等。 2.柴平汤 (《景岳全书》) 柴胡 (6g) 人参 (6g) 半夏 (6g) 黄芩 (6g) 甘草 (6g) 陈皮 (6g) 厚朴 (6g) 苍术 (6g)(原著本方无用量) 水二盅,加姜、枣煎服。功用:和解少阳,祛湿和胃。主治:湿疟。症见一身尽痛,手足沉重,寒多热少,脉濡。 【鉴别】 不换金正气散较平胃散多藿香、半夏二味,其燥湿和胃、降逆止呕之力益佳,且兼具解表之功,用于湿邪中阻,兼有表寒之证。柴平汤即小柴胡汤与平胃散合方,功可和解少阳、燥湿化痰和胃,用于治疗素多痰湿,复感外邪,痰湿阻于少阳,寒多热少之湿疟。 【方论选录】 夫土曰稼穑,不及为之卑监,太过则曰敦阜。平胃者,平胃中之敦阜也。然土无成位,湿无专主,皆从化而来,从化而去,随人之脏气使然,阴虚者化为湿热,阳虚者化为寒湿。故治此者,当因其未化而化之,乃无后患。故用苍术辛温燥湿,辟恶强脾,可散可宣者,为化湿之正药。厚朴苦温,除湿而散满;陈皮辛温,理气而行痰,以佐苍术之不及。但物不可太过,过刚则折,当如有制之师,能戡祸乱而致太平。故以甘草中州之药,能补能和者,赞辅之,使湿去而土不伤,致于平和也。(张秉成《成方便读》卷三) 【医案举例】 戊寅十一月,高鹾使公子患似痢非痢,红多白少,恶寒微热,脉滑而数。询知自夏秋以来,由川北随任之粤,久积暑湿感冒而发。用平胃加羌、防、苏、藿,一剂而寒热退,再剂加槟榔、木香而瘳。或问痢忌燥药,今用苍术

文档评论(0)

卢老师2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中西医结合高级讲师、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文档需要修改请直接站内联系。专业医学课件制作,医学教案,教学设计制作,医学相关写作与发表。

领域认证 该用户于2023年10月13日上传了中西医结合高级讲师、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