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齐民要术》《周氏胞记》看南北朝时期南北方言的差异 根据严氏家族的说法,“南方的水和柔、其声音清晰、简单、肤浅,其语言往往是庸俗的。北方山川深厚,其音沉浊而钝,得其质直,其辞多古语。”可见在颜之推生活的南北朝后期(公元6世纪),汉语的南北方言不仅语音有异,而且词汇也存在差别。可是迄今为止,我们对这种差别的具体情形并不清楚。南北朝时期南北方言的差异问题一直是汉语史学家们所关注的重大课题,但大家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语音上,对词汇和语法则几乎尚未触及。魏晋南北朝在汉语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众所周知,它不仅是上承上古汉语、下启近代汉语的枢纽,而且部分现代方言直接导源于此。随着中古汉语和汉语方言史研究的逐步深入,我们有必要探究北朝通语和南朝通语及吴语在语音、词汇和语法诸方面的具体差异。不言而喻,这种研究的难度是相当大的,特别是词汇,因为一般认为,词汇的借用和传播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因而词的使用地域很难论定。本文试图在这方面作一些探索。 本文的研究方法是:通过《齐民要术》(以下简称《齐》)和《周氏冥通记》(以下简称《冥》)两书的比较,结合同时期其他语料和现代方言,钩稽出一批具有方言色彩的词语,为全面揭示南北朝时期南北方言的词汇差异提供一些样本。之所以选择这两部书,是因为它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和可比性。《齐》十卷,成书于6世纪30-40年代,作者贾思勰是山东益都人(今山东省寿光市),一生未到过南方;《冥》四卷,所记之事发生在梁天监十四年(515年),作者陶弘景(456-536),丹阳秣陵人(今江苏省南京市),一生未到过北方。这两部书成书时间相近,上距东晋立国、南北分裂200余年,下距《颜氏家训》不远。两书的内容都与日常生活有关,篇幅较大,语言相当通俗,包含了较多的口语和方言成分,两位作者的方言背景也比较单纯、清楚。两书的语言性质大致可以这样认定:《齐》是“北朝通语+山东方言”,《冥》则是“南朝通语+吴语”。不过,就词汇比较而言,这两部书也有明显的不足,即所记内容差别甚大。《齐》是农书,《冥》则是道士的日记,所以两书各有一批特有的词语,它们缺乏可比性。但是,南北朝时期缺乏“优质语料”(这是中古汉语研究的主要困难之一),也只能先这样“矮中取长”了。能不能扩大范围,选取更多的南朝和北朝文献来作大规模的词汇比较呢?当然是可以的,这也是下一步应该做的工作;但是在目前起步阶段,先选择两部有代表性的典籍来探一下路,也许更切实可行些。 本文从两个方面展开讨论:(1)特用词语。这两部书都有一批为各自所特用的词语,其中有些应该属于方言词。我们利用六朝时期的南北文献和现有的研究成果对它们一一查考,筛选出一批方言词。(2)同义异词。表达同一个概念,南北使用不同的词。这是词汇地域差异的重要表现。总体上看,南方较多地使用新词,北方则相对保守。这与颜之推所说的南方“多鄙俗”、北方“多古语”大致相符。有些方言词可以与现代方言相印证,比如眠床、艳、定总(南方),伤(北方)等。 由于词汇的地域性问题十分复杂,论定非易,加之本人见闻有限,学识浅陋,下文所得出的一些结论还是初步的,不敢自必,有待于进一步检验。笔者衷心希望得到海内外方家的指教。 一 适用的属性 我们分别从两书中挑选出一批特用词语,并利用电子语料库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检索同时期及前期的相关文献,以便大致考定其使用地域。 1. 《大品》卷一,第20页 下面所论各条按音序排列,先列词目、次释义、次引例。(下同)经初步检索,下列词语未见于同时期的北方文献。 不晨不及:寻初降数旬中已得闲静,后既混糅,恒亲纷务,不展避人,题之纸墨,直止录条领耳(卷一“周传”)。按,“展”有“及”义,限用于否定式,“不展”就是“不及”,“未展”就是“未及”,南朝文献中时见用例,如《世说新语·德行45》:“吴郡陈遗,家至孝,母好食铛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即日便征。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徐震堮《校笺》:“案《南齐书·王俭传》:‘吏部尚书王晏启及俭丧,上答曰:“俭年德富盛,志用方隆,岂意暴疾,不展救护,为异世,奄忽如此,痛酷弥深!”’此言‘未展归家’,句法正同,疑‘未展’‘不展’与‘未及’,‘不及’同义。”按,徐说是。梁·任昉《奏弹刘整》:“寅第二庶息师利去岁十月往整田上,经十二日,整便责范米六斗哺食。米未展送,忽至户前,隔箔攘拳大骂。突进房中,屏风上取车帷准米去。”《玉台新咏》卷七梁·萧纶《代旧姬有怨》:“宁为万里别,乍此(一作‘作’)生死离。那堪眼前见,故爱逐新移。未展春光(《艺文类聚》卷三十二引作‘花’,可从)落,遽被秋风吹。”《法苑珠林》卷十八“晋周闵”条引南朝齐王琰《冥祥记》:“既当避难,单行不能得尽持去;尤惜《大品》,不知在何囊中。仓卒应去,不展寻搜,裴回叹吒。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