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达茂旗石人沟牧民族调查.docx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内蒙古达茂旗石人沟牧民族调查 2007年8月下旬,包头达汉姆安集旗白令寺以北、纳日图胡宝以南的陵墓被偷。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曹建恩研究员抵达犯罪现场。经过确认,他可能属于银山以北的匈奴项羽遗址。为了进一步搞清楚这类遗存的性质和内涵遂决定组队对该墓葬进行发掘清理。在清理该被盗掘的墓葬同时, 对这座墓葬所处的石人沟周边5公里范围内进行了一次小范围的地面踏查。 一、 沟北坡地-主沟边坡石人沟遗址 本次调查围绕该墓葬进行, 该墓葬位于百灵庙镇北约20公里处的石人沟内。该沟沟底原为季节性河流, 沟内底部为水流冲刷形成的沉积岩和细砂, 沟口的东部为一条由南向北流经的小河。石人沟的主沟体为东西向, 被盗掘的墓葬位于距沟口约1公里的沟北坡地之上。且因该墓葬北部向上的山坡岩石上磨刻出三个相切的圆圈图案岩画, 故称之为岩画古墓。在沟内一座最高山峰顶部存有一大型敖包, 年代久远, 当地称之为那日图敖包。敖包和岩画古墓成为该沟的著名遗存, 故当地牧民用敖包和古墓来命名此地。 石人沟主沟东西向, 绵延约5公里, 东部沟口外为艾不盖河 (图一) 。整个沟口及山坡相连形成草原上的一片丘陵地域, 沟内山坡之上皆为花岗岩石山体, 风化严重。沟底遍布榆树。本次调查旨在对该墓葬的自然环境、周边的文化遗存与之的关系进行探索, 从而进一步确定其年代、性质等文化内涵, 了解内蒙古阴山以北地区游牧文化的文化分布、内涵等方面做一次基础的了解工作。 二、 游牧民族祭祀性遗迹 本次调查以主沟为界, 南北各向坡地深入约2公里范围, 踏查区域约20平方公里, 共调查遗存35处, 除在沟口外侧平地上发现一处日军驻扎的营房、石灰窖等遗迹外, 其余皆为不同时期游牧民族的祭祀性遗迹、墓葬和居住遗址等 (图二;图版三, 1) 。详见附表。以下对一些重要的遗存按照地域划分进行简要介绍。 1. 地表地形及遗迹 这一区域发现有16处遗存, 大多分布在沟内向上的缓坡之上, 个别祭祀性遗存分布在狭小的三角地带。大型祭祀性遗存都选择地势平坦、三面环山的坡间平地上。一些小型墓地选择地点多为向上为制高点的缓坡上, 两侧为小型山沟, 向下为较大的沟谷。这些遗存大多共存, 墓地多与祭祀性遗迹相互出现。有些祭祀性遗存之间还存在叠压关系。由于盗掘或地表上不见遗物, 大多性遗存的年代难以判定。 1号该遗存位于石人沟北坡之上, 东部距离沟口约2公里。遗存南部距离沟底仅20米, 沟内遍布榆树。石人沟就因坡地北部向上的山丘上的一块巨石而得名。该巨石上磨刻出三个相切的圆形图案的岩画 (图版三, 4) , 为这一地区的标志性遗存。墓葬位于岩画西南约20米处, 早期就已经被盗, 后来又几经盗掘多次。中部一盗坑已经深入墓底, 殉牲的马、羊等动物头骨部分被抛出墓外。墓葬内所填皆为巨石, 压于墓底殉牲动物骨骼之上。在距墓葬西南部约30米处为一长方形石圈, 四周立砌石块, 而中部散落有较多的小石块。石圈中部存有盗坑 (图版三, 3) 。 墓葬北部向上的山体险峻奇特, 在山顶发现一片范围不大的空地, 凡是通向山顶空地的缺口处均可见到人工垒砌的石墙, 将山顶空地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 可能有某种祭祀性质。 3号位于主沟向西约3.5公里、距沟底约400米的缓坡之上, 属植被较为稀疏的草原环境。遗存所在地表地势平缓, 西侧为东南向深出的小型冲沟, 直入主沟内一片榆树较为集中的低洼地带。 地表可见两个长方形石堆遗迹, 东西并排。石堆选用该坡上自然的砂岩堆砌而成。外围为大型立砌的石块, 内部为小石块。大石堆长约3、宽约2.3米;小石堆长约2.2米、宽约2米。根据此种形制和以往的发掘推测应为祭祀性遗存, 时代不详。 4号距离沟的东口约3.5公里、主沟北坡距沟底约900米的缓坡之上, 植被较为稀疏。地表较为平缓, 东侧为西北——东南走向的冲沟, 冲沟对面为隆起的山坡, 北部向上为山体的制高处。 遗迹主要分布于坡体西面山坡的山脚下, 共发现有8处遗迹。根据其分布状态可分为3处。东部一处为集中分布的5个圆形石圈, 皆被盗掘。西部距离东部石圈约30米处为2个圆形石圈, 中间亦被盗掘, 但未见有骨骼等遗物。圆形石圈直径一般在1.5-2米之间 (图版三, 2) 。在两处石圈遗迹中间为有一方形石圈, 四周为大石块立砌, 内部填充小石块。方形石圈长3.4、宽2.2米 (图版三, 5) 。遗存应为祭祀性质, 时代不详。 5号位于沟东口约3.5公里、主沟北坡距沟底约900米的缓坡之上, 与4号遗存相距约50米, 为同一坡体的东西两面。西部向上为隆起的丘陵, 山体向东即为4号遗存所在。仅发现有1处遗迹, 为圆形石圈, 直径1.9-2.3米。应该为祭祀性质, 时代不详 (图版四, 1) 。 7号距离沟东口约2公里、位于主沟向北深入约2公里内的一处缓坡之上, 植被较好。地

文档评论(0)

xcwwwww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