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_T 10764-2021CN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原料 灰分的测定 近红外法.pdf

NB_T 10764-2021CN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原料 灰分的测定 近红外法.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27.010CCS F 13NB备案号:85800—2022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NB/T10764—2021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原料灰分的测定近红外法Determination of ash in lignocellulosic feedstocks-Near-infrared method2021-11-16发布2022-05-16实施国日家能源局发布 NB/T 10764—2021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能源行业非粮生物质原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NEA/TC24)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国川威斯派克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慧明雨实验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农业大学、中电行唐生物质能热电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何思洋、张佳佳、谢光辉、汪军、张秀云、李蒙、唐磊、爵鸣星、黄果、王莞、宋鸿伟。 NB/T 10764—2021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原料灰分的测定近红外法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测定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原料灰分的术语和定义、原理、仪器设备、近红外光谱模型的建立与验证、测定、结果处理与表示、校正模型的维护和精密度。本文件适用于农林废弃物、能源植物等各类草本或本本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原料及其衍生材料样品中灰分的测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4895—2010粮油检验近红外分析定标模型验证和网络管理与维护通用规则GB/T 29858分子光谱多元校正定量分析通则NB/T34029—2015非粮生物质原料名词术语NB/T34057.1本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原料化学成分的测定第1部分:标准样品的制备NB/T 34057. 6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原料化学成分的测定第6部分:灰分的测定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木质纤维素Tignocellulose混有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天然植物纤维。[源;NB/T 34029—2015,4.11]3. 2灰分ash生物质在(575土25)℃完全燃烧后的剩余残渣所占的百分含量为灰分产率,简称灰分。[米源:NB/T34029—2015,4.6]3. 3校正calibration将一组样品的成分浓度或性质与其光谱进行关联,建立模型的过程。[来源:GB/T 24895—2010,3.1]3. 4校正模型 calibration model表达一组样品的成分浓度或性质与其光谱之间关联关系的数学表达式。[来源;GB/T24895—2010,3.23. 5校正样品calibration samples用来建立校正模型的样品,其成分浓度或性质数据已知。1 NB/T 10764—2021[来源:GB/T 24895—2010,3.3]3. 6验证样品validation samples用来验证模型性能的样品,其成分浓度或性质数据已知。[来源;GB/T 24895—2010,3. 6]3. 7模型验证model validation用验证样晶来检验校正模型预测值与参考值之间一致性的过程,[来源;GB/T 24895—2010,3.10]4原理近红外光谱主要是由于分子振动的非谐性,使分子振动从基态向高能级跃迁时产生的,记录的是分子中单个化学键的基频振动的倍频和合频信息,常常受含氢基团X-H(X一C、N、O等)借频和合频的重叠主导,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原料中灰分含量与纤维素含量具有很高的相关性,利用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可实现对本质纤维素美生物质原料样品灰分的快速测定。5仪器设备5.1近红外光谱仪带可连续扫描单色器的漫反射型近红外光谱仪或其他类产品,扫描范围为不少于900nm~2500nm(12000 cm-1~4000 cm1),光谱带宽≤12nm,波长准确性≤0.2nm,波长重复性≤0.05nm,5.2软件采用5.1中的近红外光谱仪自带的分析软件。6近红外光谱模型的建立与验证6.1样品的选择校正样品与验证样品的选择方法引用GB/T29858,参与校正与模型验证的样品应具有代表性,即需涵盖所要分析样品的全部特性。创建一个新的模型,一般需要收集样品数量不少于100个,样品过少将不能获得有效模型。6.2样品的制备样品的制备方法引用NB/T34057.1,6.3样品灰分的测定样晶灰分的测定方法引用NB/T34057.6,6.4样品光谱的采集采用5.1中的近红外光谱仪进行光谱采集。6.5数据处理方法6.5.1光谱的预处理为消除光谱采集过程中引人噪声对模型的不利影响,可采用平滑、微分、多元散射校正、中心化、标准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 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