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学课件:牙周炎各论.pptx

  1.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牙周炎各论2016-3-14 复习牙龈炎与牙周炎的区别:健康牙龈牙龈炎牙周炎附着丧失 病例1(69岁男性)黄一平医师病例 病例2(32岁男性) 牙周病进展15年纵向观察:NP:11%MP:81%RP:8%L?e et al. Natural history of periodontal disease in man. Rapid, moderate and no loss of attachment in Sri Lankan laborers 14 to 46 years of age. J Clin Periodotol 1986,13:431-440. 牙周病分类Ⅰ. 牙龈病 Ⅱ. 慢性牙周炎 Ⅲ. 侵袭性牙周炎 Ⅳ. 反映全身疾病的牙周炎 Ⅴ. 坏死性牙周病 Ⅵ. 牙周组织脓肿 Ⅶ. 伴牙髓病变的牙周炎 Ⅷ. 发育或获得性异常和状况1999年牙周病分类国际研讨会 目录12慢性牙周炎侵袭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 疾病概述 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牙菌斑是主要病因可以导致牙槽骨吸收和附着丧失好发于成年人,患病率高(成人牙周炎) 流行病学 Prevalence of AL≥3mm: 53.1% (30 and older ) (NHNAES III, Albandar, 1999)35-44岁人群牙周袋检出率:40.9% ≥ 4mm AL检出率:38.9% (2005年第三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慢性牙周炎患者占就诊人群93.8%(赵静仁,2013) 病因致病菌宿主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吸烟精神压力基因全身疾病牙列不齐慢性牙周炎病因以局部因素为主 病因慢性牙周炎致病菌(Socransky, 1998)牙龈卟啉单胞菌 (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Pg)福赛坦氏菌 (Tannerella forsythus, Tf)中间普氏菌 (Prevotella intermedia, Pi)直肠弯曲菌 (Campylobacter rectus, Cr)具核梭杆菌 (Fusobacterium nuclearum, Fn)Socransky SS, Haffajee AD, Cugini Ma, et al. Microbial complexes in subginival plaque. J Clin Periodontol, 1998; 25: 134-144. 病因菌斑、牙石、不良修复体 病因II型糖尿病(50岁,女性) 临床表现牙龈炎症表现色、形、质的改变牙龈出血 临床表现牙周袋形成,附着丧失 临床表现真性牙周袋与假性牙周袋健康牙龈牙龈炎牙周炎 临床表现牙槽骨吸收水平吸收垂直吸收 临床表现牙龈退缩、牙根暴露,冷热敏感 临床表现牙周脓肿急性牙周脓肿慢性牙周脓肿 临床表现牙周牙髓联合病变 临床表现根分叉病变 临床表现牙齿松动、移位、脱落 临床表现牙龈红肿、出血牙周袋形成、附着丧失牙槽骨吸收牙龈退缩,牙根暴露牙周脓肿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牙齿松动、移位、脱落 诊断牙龈的炎症表现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局部因素与牙周破坏程度较为一致成年人多发病情进展缓慢全身一般健康,也可伴某些危险因素 诊断慢性牙周炎分型(个体水平)局限型:受累部位≤30%广泛型 :受累部位30%牙周破坏分度(位点水平)轻度:PD≤4mm,CAL 1-2mm中度:PD ≤ 6mm,CAL 3-4mm重度: PD 6mm,CAL≥5mm美国牙周病学会(AAP),1999PD:Probing Depth,CAL:Clinical Attachment Loss 诊断重度牙周炎≥ 2个邻面位点CAL≥6mm(不同牙)且超过1个邻面位点 PD≥5mm(美国CDC,2007)≥ 7个邻面位点骨丧失≥1/2根长且平均骨丧失1/3根长(Kornman, 1997)≥30%位点PD≥5 mm且AL≥4 mm或≥60%位点PD≥ 4 mm且AL≥3 mm(欧阳翔英,2004) 诊断依据牙周临床检查 诊断依据影像学检查骨吸收1/3,1/2全口根尖片 鉴别诊断与牙龈炎的鉴别牙龈炎早期牙周炎牙龈炎症有有牙周袋假性牙周袋真性牙周袋附着丧失无有牙槽骨吸收无有治疗结果病变可逆组织破坏一般不可逆 鉴别诊断早期附着丧失健康牙龈牙龈炎牙周炎 鉴别诊断早期牙槽骨吸收(骨硬板中断, 距离CEJ)健康牙周组织早期牙槽骨吸收 小结慢性牙周炎病因特点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 预习慢性牙周炎的治疗原则和预后侵袭性牙周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 参考书目临床牙周病学(第二版),孟焕新主编,北京大学 医学出版社,2014。牙周病学,第四版,孟焕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Carranza’s Clinical

文档评论(0)

cxlwx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