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节; 19世纪中期,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证明了生物的性状是由 控制的.; 20世纪初期,摩尔根通过果蝇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 上。;蛋白质; 人们普遍任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原因是什么?; 20世纪初期,人们普遍任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作出这种判断的理由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
A.当时还没有发现与蛋白质类似结构的物质B. 蛋白质与生物的性状密切相关C.蛋白质比DNA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并且能自我复制D.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不同排列组合可以储存大量遗传信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经典实验;(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对比分析第一、二组说明什么?
2、对比分析第二、三组说明什么?
3、在第四组中是谁导致小鼠死亡?
4、第四组小鼠体内能分离出S型活细菌,是怎么来的?会不会是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死而复活了?;◇实验结果;;◇DNA是遗传物质
◇蛋白质等其他物质不是遗传物质; 但是因为艾弗里提取出的DNA,纯度最高时,还有0.02%的蛋白质,所以学术界对艾弗里的实验还是很质疑。 ;;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发现无毒R型和被加热杀死的有毒S型细菌混合后,在小鼠体内找到了下列类型的( )细菌;3.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 )
A.DNA是遗传物质
B.RNA是遗传物质
C.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D.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含有“转化因子”;4.艾弗里及其同事研究肺炎双球菌的方法是( )
A.杂交实验法
B.同位素标记法
C.病毒侵染法
D.单独直接观察不同成分的作用;5.肺炎双球菌中的S型具有多糖类荚膜,R型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能产生一些具有荚膜的细菌
B.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DNA的完全水解产物,不能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
C.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DNA,能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
D.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蛋白质,不能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6.某研究人员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
①S型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菌→注射小鼠
②R型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菌→注射小鼠???
③R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菌的DNA→注射小鼠
④S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菌的DNA→注射小鼠
以上4个实验中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 ( )
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
B.存活,死亡,存活,死亡
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
D.存活,死亡,存活,存活; 1. 实验材料: ;(1)噬菌体的结构模式图;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 T2噬菌体增殖;2、蛋白质外壳的合成; 2. 设计思路: ; 3. 实验过程: ;细菌+含35S的培养基→ 含35S的细菌;第二步:用 去感染 。;两个经典实验比较;离心;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2.用噬菌体去感染体内含32P的细胞,在细菌解体后含32P的是( ) A.子代噬菌体DNA B.子代噬菌体所有部分 C.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 D.子代噬菌体不含32P;3、若用15N ,35S ,32P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成分中,能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
A.可在外壳中找到 15N和35S
B.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
C.可在外壳中找到15N
D.可在DNA中找到15N,32P 和 35S;4、下列①②③均是遗传物质应具备的特点,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能够直接证实DNA作为遗传物质特点(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我们知道 是携带有遗传信息,核酸包括 和 。;实验
探究;实验
探究;三、生物的遗传物质;课堂总结;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正确顺序是 :
A、注入---吸附---释放---组装---复制
B、复制---组装---释放---吸附---注入
C、吸附---注入---复制---组装---释放
D、吸附---注入---组装---复制---释放;关于病毒遗传物质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都是脱氧核糖核酸
B.都是核糖核酸
C.同时存在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
D.有的是脱氧核糖核酸,有的是核糖核酸;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A. DNA能产生可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Easter复活节-小学英语课教案PPT课件.ppt
- ECC混凝土的应用1PPT课件.ppt
- DS7400XI最全说明安装书)PPT课件.ppt
- DSC曲线解析讲解PPT课件.ppt
- DSC曲线解析PPT课件.ppt
- DRAM内存颗粒测试简介PPT课件.pptx
- DSA术前及术后护理PPT课件.ppt
- DNA分子的复制PPT课件.ppt
- DOE实验设计方法PPT课件.ppt
-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PPT课件.ppt
-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3.2 平面直角坐标系 第2课时 点的坐标特征.pptx
-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3.2 平面直角坐标系 第3课时 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pptx
-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4.3 一次函数的图象 第1课时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及性质.pptx
- (人教A版数学选择性必修三)讲义第15讲7.1.1条件概率(学生版+解析).docx
- (人教A版数学选择性必修三)讲义第19讲8.1成对数据的统计相关性(8.1.1变量的相关关系+8.1.2样本相关系数)(学生版+解析).docx
-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5.2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第2课时 加减消元法.pptx
- (人教A版数学选择性必修一)2025年秋季学期讲义第01讲1.1.1空间向量及其线性运算(学生版+教师版).docx
-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5.2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第1课时 代入消元法.pptx
-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5.3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第3课时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3).pptx
-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5.4 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 第2课时 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