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北固山下》案例分析完美版.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乡愁流淌 资源开拓 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 钟焕斌 乡愁是春日飘飞的柳絮, 乡愁是山林如练的晨雾; 乡愁是绵绵如丝的长长的铁 轨,乡愁是落日天际的一叶孤舟; 乡愁是羁旅途中扬起的灰尘, 乡愁是明月下窗口 仰视的双眸。 思乡是人类最美的情感, 它在岁月的心河中愈酿愈香。 在新课程标准 环境下, 如何进行古诗文的学习, 如何引导学生品尝这一香醇佳酿, 下面的案例为 我们作了一些大胆而有益的尝试。 首先,我想谈一下这次案例的有关背景。 《次北固山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古代诗歌》中的一首唐代律诗。该单元以“自然”为主题,以三个维 度为目标, 旨在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 整体感知内容大意的基础上领略美的景物, 感受美的 情感,品味美的语言,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品质。 我校语文组针对课标实验开展了系列教改活动, “单元整体感知” 和 “单元整合与反思” 是最常规的学习活动。在“单元整体感知”学习中,我自行设计了一次以“思乡”为主题的 小型综合性学习活动。他们分组搜集的资料包括: 1,关于“思乡”的感人的故事; 2,古今 中外以“思乡”为主题的诗歌; 3 ,吟唱游子思乡的歌曲,并学唱其中的一两首。 课前,根据学习难点,我有目的的通过长途电话请教了江苏镇江市教研室语文教研员, 其间,适逢一同学于镇江出差,时值岁末,嘱其亲临北固山,以证实并描述“潮平两岸阔” 之实景,释“海日生残夜”关于写景虚实之疑。 另外,在备课时,根据我对“风正一帆悬”的理解,我怀疑书中插图关于“帆向”的错 误。我在长江边长大,父亲是这方面的行家。 于是,我多次打电话向一辈子都未离开过江水 河水的父亲请教, 请教桅杆所在的位置, 请教帆的悬挂技巧及升扬降落旋转的原理, 请教风 向、帆向与船行方向之间的关系。在自己这一结论得到证实后,我欣喜万分。然后,与学生 一起找到了几只作为艺术品的帆船, 其中有一个模型令我非常满意, 因为它的桅杆悬挂与我 父亲所讲的一样,帆的方向是可以自由旋转的。 下面的案例描述,我是按照这次课堂学习活动的六个流程进行的。 情景导入,以歌煽情 课前, 我播放了一首歌曲,让学生进行曲名竞猜。 当歌曲前奏刚刚开始,许多学生都争 相喊出了歌曲的名字——《流浪歌》 。在我的提议下,大家都跟着录音机唱起来。一个片段 以后, 我示意学生停下来,并将音量慢慢扭小。以这段缠绵哀愁的乐曲为背景,我用饱含深 情的语调,拉开了本次学习活动的帷幕: “现在我们听到的,是陈星多年前演唱的《流浪歌》 。《流浪歌》刚一出世,就唱遍了长 城内外,席卷了大江南北。街头巷尾,男女老少,轻吟低唱 “同学们,当年和《流浪歌》一起走红的许多流行歌曲,都如同夜空一瞬即逝的流星, 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记忆。可为什么《流浪歌》却能如此受人欢迎让人喜爱呢? 在学生七嘴八舌的回答中, 我以 “乡愁”为话题, 顺势在多媒体大屏幕上出示了诗歌 《次 北固山下》。 整体感知,读中现情 首先,我结合自身处境,调动情绪,满怀激情的朗诵了课文。然后,我组织学生通过自 由读、 齐读等形式朗读了几遍课文。 律诗十分讲究形式, 律诗的朗读自然也要注重形式。在 与学生讨论时, 我们结合课外背诵过的 《过故人庄》、《题破山寺后禅院》 等几首律诗的特点, 适时在屏幕上出示了诗歌节奏的划分以及“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等文字。然后,又自 由读、指名读、齐读,几个轮

文档评论(0)

tianya18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新县融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222MA4ELHM75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