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有毒有害物质人员的营养1.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用营养学》 第三周 第七讲 接触有毒有害物质人员的营养 (1) 目前,由于工作作业接触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种类繁多,包括重金属铅、汞、镉等,卤烃类如四氯化碳、 三氯甲烷、肼、芳香类苯、苯胺、硝基苯等,有机磷及有机氯等杀虫剂及矽尘、煤尘、棉尘等。因为环境 污染,不仅有工作上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大量人群,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会接触很多有毒有害物质,例 如甲醛、苯、铅、汞等等。 这些有毒物质进入人体后,会干扰、破坏机体正常生理和营养代谢,或损害特定靶组织、靶器官,进 而危害人体健康。 而机体对有害物质的敏感性又与机体的营养状况有密切的关系。营养平衡的机体内有正常的生理生化 代谢机能,这样机体就能很好地减轻有害物质所造成的紊乱。因此,首先让我们了解各营养素与毒物的关 系。 一、营养素与毒物的相互影响 1. 蛋白质:蛋白质摄入较低或缺乏,会使许多有害物质的毒性增加,但含量太高时,也会使有害物质 的毒性增加。良好的蛋白质营养状况,即可提高机体对毒物的耐受能力,也可使肝微粒体酶活性至最佳状 态,增强机体解毒能力。蛋白质是含硫氨基酸的重要来源,而含硫氨基酸中的巯基是人体两种重要解毒物 质谷胱甘肽和金属硫蛋白的基本组成成分。 2. 碳水化合物:主要为解毒过程提供能量。碳水化合物与肝脏内的糖原水平有直接关系,而糖原在机 体对毒物的抵抗力和对某些化学物质的解毒作用中有重要的意义。如果人体内的糖原丰富,则对疾病的抵 抗力较强。同时对四氧化碳、乙醇、砷等的有毒物质有较强的解毒作用。另外,肝脏的解毒作用与肝脏中 的葡萄糖醛酸有直接关系,碳水化合物分解产生的葡萄糖醛酸,在肝脏中可与多种有害物质结合并排出体 外,发挥解毒作用。 3. 脂肪:饮食中脂肪供给高于30%时,脂溶性毒物,例如有机氯、苯及铅、饱和烃代烃类、芳香烃类 等化合物在肠内吸收及体内蓄积增加。这是脂类不好的一面。但是磷脂作为肝脏内质网生物膜的组成成分, 适量补充有助于提高酶的活性,加速生物转化及毒物排出。 因此,脂类要在平衡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毒物,有目的地调整营养与饮食,尤其对职业接触人员 提高防护功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4. 维生素:多种维生素是许多酶的辅酶或者是辅酶的组成分子。因此,维生素是维持和调节机体正常 代谢的重要物质,对有害物质毒性有防护功能。 维生素 C 和维生素 E 是重要的抗氧化剂,是体内重要的自由基清除剂,保护机体免受大多数毒物造 成的氧化损伤。 5. 矿物质:膳食中补充无机盐可降低某些金属元素的毒性。 铁:缺铁会影响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镉、锰、铅等毒物可以抑制铁的吸收。而铁充足供 给对镉、锰、铅等毒物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锌:参与细胞线粒体内电子传递作用;维持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对金属毒物有直接、间接的拮抗 作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抵抗毒素能力。 1 硒:以硒半胱氨酸的形式存在于 GSH-PX 分子,发挥解毒功能。此外,硒还可与汞、镉、铅等形成 难溶的硒化物,减轻这些毒物的毒性。 二、苯作业人群 苯( benzene)是一种芳香族化合物。接触苯的工作主要有苯的生产、含苯化工原料、含苯有机溶剂的 生产(如炼焦、石油裂化、油漆、染料、合成橡胶、农药、印刷以及合成洗涤剂等) 。生活中我们也常常接 触到苯,比如装修后。 1. 苯对机体和营养素代谢的影响 (1)苯对机体的毒害作用: 主要经呼吸道吸入体内,液态苯可经皮肤侵人人体,在胃肠道被完全吸收。苯具有较强的亲脂性,可 直接吸附到细胞表面,抑制细胞氧化还原过程,降低细胞活性,减少ATP 的形成;还可与谷胱甘肽及其他含 巯基的活性物质结合,使巯基失去活性。 苯主要损害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急性中毒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短时间内吸入大量苯蒸气)轻 者:粘膜刺激症状苯醉 重者: 昏迷、尿中酚上升、血苯上升,慢性中毒则以造血系统损害为主。早:神 衰植物神经功能紊乱,WBC (N)下降4000 个/mm3 粒细胞中中毒颗粒.空泡; 晚:血小板下降 出血倾 向10 万/mm3 轻则贫血 (正常红细胞型)全血减少;重则损伤DNA,诱发突变或染色体的损伤,引起 再生障碍性贫血或因骨髓增生

文档评论(0)

恬淡虚无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思想,有文化,有信念的人。 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有缘学习更多关注桃报:奉献教育,点店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