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研项目申请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研项目可行性报告
(创新人才支持计划)
基于内质网应激-自噬通路探索双环醇作用肝小静脉闭塞综合征分子机制
立项的背景和意义
肝小静脉闭塞综合征是指肝小叶中央静脉和小叶下静脉损伤导致非血栓性管腔狭窄或闭塞而产生的肝内窦后性门脉高压症的一种肝病。近年来发现肝窦内皮细胞首先受到损害命名为肝窦阻塞综合征(Hepatic sinusoidal obstruction syndrome, HSOS)[1]。常见的病因主要与服用含吡咯烷生物碱的中草药、骨髓移植前大剂量使用细胞毒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环磷酞胺、白消胺)、肝移植、肺移植术等有关,轻者可以自愈,恢复良好,重者可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病死率达80%以上[2-3]。
土三七属菊科植物,又名菊三七,具有止血、散瘀、消肿止痛的功效,常用于衄血、咯血、便血、外伤出血、跌打损伤、疮痈疽疔等疾病的治疗。由于其富含吡咯烷生物碱,可导致肝小静脉闭塞综合征(Hepatic venular occlusive disease,HVOD)。近年来因服土三七预防老年心血管疾患致肝小静脉闭塞综合症的报道明显增多[4-5]。肝小静脉闭塞综合征临床上有着发病重、病死率高、诊断较复杂,尤其以疼痛性肝肿大、黄疸、腹水和体重增加为特征,可进一步导致肝衰竭和门脉高压相关并发症,患者常合并有呼吸系统、肾脏、心脏等系统疾病,这提示多器官衰竭,而这些表现都不是诊断HVOD 的特异性指标。依据该病的临床表现,其病程可分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急性期会出肝脏肿大、肝脏叩击痛,随着病情的发展,会表现出黄疸、脾大;亚急性期肝脏呈持久性肿大,反复出现腹腔积液;慢性期以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
HVOD 患者的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查,血转氨酶升高、高胆红素血症、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合成功能降低,以及体重增加三分之一(腹水)、上腹疼痛或肝肿大、胆红素升高等。各种成像技术也可以帮助诊断,如多普勒超声波成像、CT 或MRI检查都可帮助HVOD诊断,但是没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需结合临床综合评估进行诊断。对于确诊的患者的治疗更加棘手,因为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6-7]。
由于其发病机制不清楚,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急需寻找治疗肝小静脉闭塞综合征的治疗药物,寻找有效的药物治疗肝小静脉闭塞综合征十分必要。为此,探索肝小静脉闭塞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治疗药物以及药物作用机制,为开发新的安全、有效、价廉的治疗肝小静脉闭塞综合征的药物,将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蒙资助并获探索预期目标,相信本研究将具有较广泛的潜在临床应用前景,可造福广大肝病患者。
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土三七致肝小静脉闭塞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土三七是景天科植物景天三七的叶或者全草,同五加科植物三七功效相似,是中医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名贵中药,具有止血散瘀、消肿止痛的功效。现有研究表明,土三七的有效成分对多种心脑血管疾病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8],此外,还具有明显的补血作用,促进血液细胞的分裂生长,增加细胞的数目,并保持正常的水平,从而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因其含有吡啶类生物碱,被人体吸收后可引起肝小静脉内皮细胞损害,导致肝小静脉闭塞综合征,死亡率极高。
吡啶类生物碱本身是无毒的,在肝脏经过细胞色素P450、谷胱甘肽转硫酶等途径代谢后生成的初级代谢产物,如吡啶类生物碱-氮-氧化合物、倒千里光裂碱和脱氢-吡啶类生物碱等对肝脏的毒性增强,体内的谷胱甘肽可与脱氢-吡啶类生物碱结合生成毒性较弱或无毒的产物,具有一定的转化解毒功能[9]。肝小叶第三带肝细胞含有丰富的细胞色素P450,但谷胱甘肽含量较少,且该区带窦状隙内皮细胞的谷胱甘肽含量更低,因此,吡啶类生物碱更容易造成该区带损伤[10]。其主要机制包括:抗有丝分裂、引起DNA-DNA交联及DNA-蛋白质交联、造成p53 基因突变影响细胞周期等,从而引起肝窦内皮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肝细胞破坏[11-12]。
肝脏中内皮细胞损伤后释放内皮素-1(ET-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以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13-14],ET-1是作用最强的缩血管物质,可使肝窦直径缩小,导致肝脏微循环障碍,增加肝内血流阻力,导致门静脉高压。TNF-α和IL-1β等炎症因子具有促凝活性,可促进PAI-1、组织因子(TF)等凝血活性物质释放,从而导致肝脏血管处于高凝状态,同时血小板活化,纤维化相关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 3 \* ROMAN III型前胶原肽(P = 3 \* ROMAN IIIP)]增多[15-16],从而导致受累小静脉纤维沉积、闭塞,血管通透性也改变,发生肝小静脉闭塞。
肝小静脉闭塞综合征目前无特效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