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咸林中学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明清时的政 治》 23.pptVIP

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咸林中学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明清时的政 治》 23.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随堂训练 4.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胡芦画不难,胡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胡芦,要把胡芦仔细看。”该诗直接说明了 A.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 B.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毫无地位,完全被视为走卒 C.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 D.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5.明清时期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封建制度进一步完善 B.封建制度趋向衰落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D.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课程标准 2003课标: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017课标:通过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 要意义;通过认识明清时期的世界变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了解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重要变化及所面临的危机。 时空坐标 明清时期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 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阶段,基本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社会的渐趋衰落。 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表现为明朝废除丞相、设内阁,清朝增设军机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空前强化,严重阻碍了新经济、新思想的发展,反映了封建制度正在走向衰落。 经济---发展与迟滞:一方面,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经济总量仍然处于世界前列;另一方面,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发展,中国逐渐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 文化—承古萌新:一方面,理学仍然占据统治地位,并逐渐成为钳制思想的工具;另一方面,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文化的兴起,小说繁荣,京剧形成并发展,文人画占据画坛主流;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对君主专制进行了猛烈抨击;西学东渐,西方近代科技开始传入中国。 中西对比 明清是中国古代最后两个王朝。鸦片战争爆发之后的清朝已进入近代。在明清两朝,专制集权空前强化,统一多民族国家更趋稳固,现代中国的版图也已逐渐定型,经济、文化、对外关系都有新的发展。这一时期,世界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新航路开辟后,世界逐渐连为一体,欧洲走出了中世纪,开始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新兴工业文明取代传统农业文明,已成为世界大势所趋。而在中国,由于传统经济结构和专制体制的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日益受到阻碍。统治者故步自封,拒绝扩大对外交往,进一步扼杀了中国跟上世界潮流的机会,埋下了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伏笔。 一、明清时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一)废丞相、相权分六部 材料一: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 ——《明史纪事本末》 【设问】为何“我朝罢相”? 【总结】原因: ①直接原因:丞相胡惟庸骄恣擅权 ②根本原因:相权过大,威胁皇权 结果: ①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 ②加强了皇权,君主专制达到新的高度。 ③皇帝政务繁多,身心疲惫。 (2)设立内阁 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仅备顾问兼协理奏章,不参与决策);明成祖时期内阁制度正式形成。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问题探究 材料一 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审定……。有不符意,则驳使再拟,再不符意,谯让(责问)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 ——摘自《皇明大政记》 材料二 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尤开府之书记也。其事既轻,而批答之意,又必自内授之而后拟之,可谓有其实乎!吾以谓有宰相之实者,今之宫奴(宦官)也。 ——《明夷待访录》 (1)材料一中“人”认为明朝实际上行使相权的机构是什么?据材料一,说明其大臣的职权和地位。为什么行使这一职权的“无不惴惴惧者”?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阁臣权力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1)机构:内阁 内阁大臣协助皇帝草拟政令,表面上官位相当于宰相,实际上完全依照皇帝的旨意行事。 阁臣拟旨,皇帝亲自批改,惟恐不符帝意。 (2)变化:阁臣的职责由拟旨改为批答,宦官权力居于内阁之上。 根源:皇权专制。 问题 明朝为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yons20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