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3广东省污染地块修复后土壤再利用技术指南.docxVIP

附件3广东省污染地块修复后土壤再利用技术指南.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II 附件3 广东省污染地块修复后土壤再利用技术指南 The guidelines for the reuse of remediated soil of contaminated sites, Guangdong Province (征求意见稿) PAGE I 目 录 TOC \o 1-1 \h \z \u 引??言 II 1 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总体要求 3 5 工作程序 4 6 再利用方式确认 6 7 调查与资料统计 6 8 环境可接受性评估 7 9 风险管控技术要点 9 附 录 A 14 引??言 为规范污染地块修复后土壤再利用的过程,防止修复后土壤再利用时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污染周边区域土壤和地下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6〕31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2016〕145号)、《污染地块环境管理办法(试行)》、《工业企业场地环境调查评估与修复工作指南(试行)》、《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关于保障工业企业场地再开发利用环境安全的通知》(环发〔2012〕140号)和《关于加强工业企业关停、搬迁及原址场地再开发利用过程中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发〔2014〕66号)等有关法律和通知的规定,结合广东省实际情况,制定本指南。 指南规定了污染地块修复后土壤再利用的工作程序、方法、内容及技术要求。 PAGE 13 PAGE 2 污染地块修复后土壤再利用技术指南 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污染地块修复后土壤再利用的评估技术和工作的程序、方法、内容及要求。 本指南不适用于矿山修复和农田修复后土壤再利用,以及涉及放射性污染、致病性生物污染地块的场地。 本指南规定修复后土壤不得用于水源保护地、农田等环境敏感区域。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指南内容引用下列文件中的相关条款。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指南。 GB50137-2011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 34330-2017 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 GB 16889-2008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HJ 682-2014 污染场地术语 HJ/T 164-200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 25.1-2014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 HJ 25.2-2014 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 HJ 25.3-2014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DB11/T 1281-2015 污染场地修复后土壤再利用环境评估导则 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环保部第42号令) 工业企业场地环境调查评估与修复工作指南(试行) 上海市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场地环境保护技术指南(试行) 广东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草案) PAGE 14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修复后土壤 remediated soil 污染地块经过治理与修复后达到修复目标,满足一定环境质量要求的土壤,不包括采用焚烧、水泥窑协同处置修复的土壤,以及在治理与修复过程中产生的其它物质。 再利用方式 reuse strategy 主要指修复后土壤的再利用地点,分为原址和异址,其调查和评估工作的内容有所不同。 再利用途径 options of reuse 指土壤再利用调查和评估工作结束后,合格土壤的具体再利用方法。 场地概念模型 site conceptual model 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综合描述污染源、污染物迁移途径、人体或生态受体接触污染介质的过程和接触方式等。 污染物总量削减 total quantity reduction 基于去除污染源达到恢复地块功能目的的污染物减控方式,即通过降低目标污染物的浓度,减少污染源污染物总量来达到修复目标的修复技术方法。其修复后土壤的再利用评估技术有别于固化/稳定化治理与修复。 污染物残留浓度 residual concentration of contaminants 修复合格后土壤中所残留的目标污染物浓度以及其他非目标污染物浓度,用于再利用区的风险筛选。 环境可接受性评估 environmental acceptability assessment 在修复后土壤异址再利用前,对再利用区进行的风险筛选和评估,以判定再利用的环境风险水平。 第一类用地 the first class of development land 包括GB 50137 规定的城市建设用地中的居住用地(R),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中的中小学用地(A33)、医疗卫生用地(A5)和社会福利设施用地(A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9****031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