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低碳发展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 主题,是当前这个时代落实科学发展 观的具体表现,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 略行动的向前再推进,是我国生态文 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实施步骤。 为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快速全 面健康转型,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现 代化发展道路,本文认为十二五 期间,中国低碳发展必须面对以下三 大挑战。第一,中国低碳发展面临技术水 平、经济结构、人口增长、城市化进 程、国际贸易与资源环境等多种因素 的限制。一是人口数量继续增长。当前和 今后的15年,中国人口将以每年
低碳发展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 主题,是当前这个时代落实科学发展 观的具体表现,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 略行动的向前再推进,是我国生态文 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实施步骤。 为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快速全 面健康转型,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现 代化发展道路,本文认为十二五 期间,中国低碳发展必须面对以下三 大挑战。
第一,中国低碳发展面临技术水 平、经济结构、人口增长、城市化进 程、国际贸易与资源环境等多种因素 的限制。
一是人口数量继续增长。当前和 今后的15年,中国人口将以每年 800万~ 1000万的速度增长。二是场 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即使我国人 口城镇化率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 城镇人口每年新增1400万左右,到 2035年,我国人口城镇化水平将近 68%。人口城市化所带来的消费方 式转变和大规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在未来几十年中都将给中国城市低锁 发展带来巨大挑战。三是居民生活底 量与碳消费水平提高。2010年,我 国人均生活消费
CO?排放水平为0.73吨,仍处于较 低水平。但是,即使采用比较严格菸 能减排措施,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仍
年份
CO?排放量(万吨)
吨CO?/万兀GDP
2005
536590
2.90
2008
667657
2.13
2015
994730
1.87
2020
1099790
1.41
表1 2020年我国大陆CO?排放量预
数据来源:2005和2008年数据为国际能源署公布数抓,2015和
2020
中国低碳发展面临的三大挑战
□文/全球低碳城市联合研究中心潘家华王汉青梁本凡周跃云朱守先
业的发展消耗大最的原材料和能源。2010年我国万元GDP的能耗高 达
1.1吨标准煤,万元GDP的CO?排放强度为2.1吨。五是处于国险 产业与贸易分工低端,进口的主要是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而出匚 的主要是能源密集附加值低的制造业产品。六是资源环境的约束。4 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短期内难以改变,能源结构调整难侵 大,在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将比其他国家受到更多的资金 和技术压力,付出更高的代价。七是能源利用效率不高。2008年科 国能源加工转换总效率为71.6% ,比1995年只提高0.5个百分点。 火电、炼钢、水泥制造、合成氨与乙烯等高耗能产品的单位能耗,我 国整体上与日本等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差距。2006年我国单缶 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6倍,分别是美国的4倍和日本的£ 倍。2010年,我国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了 20%。尽管如 此,我国单位GDP能耗与美国和日本依然存在较大差距。
第二,全球有限的碳预算空间会迫使中国在民生问题还没有得至! 很好的解决之前就过多地承担碳减排等国际义务。
中国的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总量之间,呈现出一个指瑟 型耦合相关关系,见图10三条曲线处于高度重合或平行状态。195三 年到2009年期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和经济总量,分别增长了 56偿 和
表2我国未来能源消费需求与碳排放增长预测(2005年不变价BUA情
年份
人口 (万人)
人均GDP
(元)
能源消费总量 (亿吨标准煤)
单位GDP能源消 耗(吨标准煤
/万兀)
碳排放总量 (亿吨C02 )
人均碳排放 (吨 CO?)
碳排放系数(吨co2 /吨标准煤)
2010
134659
22679
31.93
1.105
68.49
5.09
2.15
2015
138606
33752
40.96
0.847
87.12
6.29
2.13
2020
141841
46620
47.80
0.698
100.80
7.11
2.11
2025
144773
61313
54.08
0.586
113.04
7.81
2.09
2030
146211
78664
59.10
0.492
122.43
37
2.07
2035
146724
98646
62.80
0.413
128.96
8.79
2.05
2040
146768
119633
64.42
0.347
131.08
8.93
■ 2 03 ■
2045
146123
144018
65.06
0.290
131.19
8.98
2.02
2050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佳能5D4中文使用说明书.pptx VIP
- T_SXNA 002-2021_陕西省消毒供应中心达标验收标准.pdf
- 2025年武汉江岸区公开招聘社区干事24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0616-高盛-亚洲经济分析:中国的新增住房需求将保持低迷.docx VIP
- 濒危野生植物及其制品物种鉴定规范.pdf VIP
- 默纳克ME320L电梯专用变频器说明书.pdf
- 20S517- 排水管道出水口.pdf VIP
- 某集团有限公司绩效考核详细手册.docx VIP
- 东北林业大学《高等数学Ⅱ》2025-----2026学年期末试卷(A卷).docx
- 茶楼股东合作协议8篇.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