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理论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金盛华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金盛华
本章要点
本章要点
*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
*认知失调理论
*图式理论
*认同理论
*社会同一性理论
*自我类化理论
*角色的概念
*角色理论的原理
*自我价值定向原理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理论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理论
第一节 强化导向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第二节 认知导向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第三节 角色理论
第四节 自我价值定向理论
第一节 强化导向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第一节 强化导向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一、强化理论溯源
二、强化理论的核心概念
三、社会学习理论
四、社会交换理论
第一节 强化导向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第一节 强化导向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强化导向的理论,早期有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原理,华生
( Watson) 的行为主义,桑代克(Thorndike) 的刺激-反应理
论,斯金纳(Skinner) 的操作性行为主义,多拉德和米勒
( Dollard Miller) 的模仿论。
后来,出现了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和霍曼斯的社会交换
理论,扩大了强化理论对人的社会心理现象的解释范围和深
度。
第一节 强化导向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第一节 强化导向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 一、强化理论溯源
从学习角度看待和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是欧美许多社会
心理学家多年来采用的视角。
学习理论是一种强化理论,最早可追溯到巴甫洛夫经典条
件作用原理。20世纪初,学习理论流行,并成为行为主义的
基础。后来,赫尔(Hull) 、斯金纳(Skinner) 、米勒
(Miller) 、多拉德(Dollard) ,将其运用到社会心理学。20世纪
70年代以来,班杜拉(Bandura)将其应用范围扩大,提出社会
学习理论,又称为观察学习理论,在解释人类社会行为方面
取得重大成功。
第一节 强化导向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第一节 强化导向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 二、强化理论的核心概念
(一)联结(association)
是两种刺激在大脑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用联结可以解释
人的社会心理现象和行为。
(二)强化(reinforcement)
这是强化理论最核心的概念,其含义是,人们之所以学会
某种行为,是因为这种行为能产生令人愉快的后果,或满足
自己的某种需要;人们之所以避免某种行为,是因为这种行
为会给人带来不愉快的后果。
第一节 强化导向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第一节 强化导向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三)模仿(imitation)
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主动仿效他人言行的社会心理现象。
米勒和多拉德(Miller Dollard)认为,可以通过延伸刺激—反
应关系与强化的概念来理解模仿的心理机制。
第一节 强化导向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第一节 强化导向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强化理论的评价:
强化理论假定,行为主要由个人过去的学习经验获得,倾
向于将行为原因归于外在环境,忽视个人对环境的主观感
受,注重解释外表行为,而忽视解释主观心理状态。
第一节 强化导向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第一节 强化导向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 三、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Bandura,1977) 的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 又称为观察学习理论),接受了行为
主义心理学的多数原理,但是更加注意线索对行为、
对内在心理过程的作用,强调思想对行为和行为对思
想的作用。
个人
行为 环境
图2-1 交互决定论
第一节 强化导向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第一节 强化导向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社会学习的过程:
(一)注意过程(a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