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孔子政治伦理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孔子政治伦理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摘要:孔予强调士人要积极出仕,担负起治国平天下的责任,强调统治者为政以德,主张德治。他认为统治者必须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同时以仁政,富民、利民等政治伦理思想为统治思想。以这些对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依然有很好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积极出仕;为政以德;政治伦理;现代意义 中图分类号:B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87(2010)04-0117-03 长期以来,由于受多种因素特别是宋明理学的影响太大,学者更多的谈孔子关于个人修养问题,也就是说更多的关注孔子个人伦理的论述,而很少关注孔子关于社会伦理的论述,这其中就包括孔子的政治伦理思想未被充分挖掘。本文就试图粗略谈一下孔子的政治伦理思想。 一 孔子的儒学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为了“出仕”而用,因此在他与弟子的言论中有很多涉及到政治伦理的问题。现简要论述如下: 第一,君子要积极出仕,要担负起治国平天下的职责的政治伦理思想。孔于是一个“知其不可而为之”积极人世者,在“仕”与“隐”的态度上,孔子主张为人臣者应出来辅君治国,不应避世隐居,这样方合乎礼法伦常,他说:“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如与长沮、桀溺的对话:长沮、桀溺耦而耕……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_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子路回来把这些话告诉孔子,孔子听后,发了一番感叹,对于路说,我们总不能和飞鸟走兽一起生活吧。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分子,如果天下太平,我才不会去求改变呢。在(论语》中,类似的章节还有好几处,例如与晨门的对话,与荷?S丈人的对话,与楚狂接舆的对话等。这些人都不同意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态度,多对f」子的言行以批判态度。7L子很尊重这些避世隐居、洁身自好的隐者,但同时也说明自己积极人世的理由:“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应该说,这是情真意深的,“知其不可”是认识,“而为之”则是偏偏不计较成败、因果而去做。这恰恰显示了人的尊严,不屈从于因果的自由。 孔子人世态度是积极的,可是他的学说主张却经常不被诸侯国的统治者所采纳,7L子的“外王”理想一直无法实现,以至于有时候他把自己比作正待出售的良货。等待有识之士的购买。“美玉待沽”和“瓠瓜徒悬”两个比喻,形象地反映了7L子求仕从政、实现政治理想的渴望。儒家的另一位大师孟子是这样评价7L子的:“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7L子也”??。孟子深知孔子,评语恰切,道出了孔子出仕理政时灵活把握,执中而处的态度,言辞中流露出赞赏之情。 第二,以德治为中心,强调“为政以德”的德政思想。7L子的时代,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目睹了“礼”的崩溃和“刑”的滥用。面对社会的大动荡,7L子一方面是哀叹。哀叹今不如昔,礼制被毁,如7L子说:“觚不觚,觚哉!觚哉!”晰以,孔子梦想恢复周公之制。另一方面,孔子看到有些诸侯国滥用“刑”,虽然暂时保持国内稳定,但是民众并未真正服从,因此孔子提出道德比刑罚更重要。孔子曾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且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m。也就是说,统治者凭借法律的力量,可以使被统治者由于害怕这种强迫而不敢犯罪,但是却无法使被统治者懂得犯罪是可耻的。因此,这方面需要以道德来进行,只有道德能使人自觉地不去犯罪,懂得耻辱,从而使人心归附。进而。孔子强调以道德为中心,进行德,治。于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日:“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191,“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是对道德力量的比喻,用“风”和“草”来比喻“君子之德”和“小人之德”,当风吹过来时,草必然会倾倒,也暗示高尚的道德力量必战胜邪恶的“小人之德”,从而显示巨大的力量。这也是孔子反对使用杀戮的手段,主张为政以德的理论根据。 同时,孔子强调统治者自身必须加强道德修养,对臣民起表率作用,孔子的德治思想首先是针对统治阶级的上层提出的。他认为。要想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天下太平,统治者自身必须就有高尚的道德,从而为民众树立榜样,让民众仿效之,那么统治者如何正身起表率作用呢?首先,统治者应追求高尚的人格,对高尚道德的追求甚于对生命的追求。所以,孔子强调要做“志士仁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凹,因此,统治者要十分重视自己的道德修养,“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并且,要经常进行内心反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才能对百姓其表率作用。其次,统治者应该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