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海问题大周边地缘环境
南海问题大周边地缘环境 摘 要:南海的西沙、南沙等历来是中国的领土,但如今海洋国土存在重大争议,南海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复杂、最紧张的水域之一,南海周边的政治、军事、经济地缘环境也越来越为复杂。本文以南海问题为切入点,基于南海地理区位中的要素联系对南海周边国家的地缘环境进行探讨。结果得出:南海问题是涉及多元利益和跨国机构关联的复杂问题,南海周边是一个包含域内争端国家、域外干涉国家和具有复杂组织机构关联的“大”周边,南海周边地缘环境是超出地理毗邻的“大”地缘环境,中国南海的维权维稳势必要在域内双边地缘环境、域外多边地缘环境、国际多元多边地缘环境等构成的大周边地缘环境下做出战略决策。 关键词:地缘环境;关联;域内争端国家;域外干涉国家;南海问题 中图书分类号:K901.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4-9479.2012.03.003 南海位于中国大陆南部与菲律宾群岛、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马来半岛和中南半岛之间,因地处中国大陆南方而得名,是中国最深、最大的边缘海,也是仅次于珊瑚海和阿拉伯海的世界第三大陆缘海。南海北起中国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等省,南至加里曼丹岛,东南至菲律宾巴拉望省,西南至越南和马来半岛等地,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1],其中属于我国管辖范围即九段线之内的有210万平方公里[2]。南海北部有珠江、韩江、红河、湄公河、湄南河等江河注入,东部有台湾岛、黄岩岛、东沙群岛等诸多岛屿,南部有菲律宾群岛、大巽他群岛和由235个有名岛屿礁滩构成的南沙群岛[3],西部有北部湾、泰国湾两大海湾等,南海位居太平洋与印度洋的航运要塞,在政治、经济、国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国内学者对南海问题研究的成果很多,研究涉及国际关系、地区安全、法律体系、历史地理、国际政治、地缘经济、地缘军事等诸多领域,如李金明、刘中民、李令华、贺鉴等对南海问题法理的研究[4-11];郭渊对20世纪50-80年代南海地缘形势与中国南海权益维护的研究[12-14];朱华友、刘养洁、李国选、吴垠等对南海地缘经济进行的较为系统的研究[15-18];骆莉、卢明辉、任怀锋等对南海问题引起的地??安全、国家安全的研究等[19-23]。也有部分学者从地缘环境内容特征及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角度对我国整体的周边地缘环境进行了研究[24-28],特别是王玮从我国国家安全的角度提出了包括接壤相望国家、地缘临近国家、有重大影响国家等类型的中国“大周边”地缘构成,大大拓宽了周边地缘环境的思维视角和分析思路[28]。综合以上可知,南海问题研究多倾向于历史地理、国际关系、地缘政治等单一学科的侧面研究,而结合多学科视角对南海周边地缘环境进行分析的研究还不多见。仅有郭渊对民国时期国民政府日法列强侵扰下南海维权作用和教训进行的总结[29]等,本文基于地理区位、实体关联的地缘环境分析方法对南海周边的政治经济环境作探讨分析,引出包括域内争端国家、域外干涉国家、关联组织机构的南海问题“大周边”、“ 大地缘”理念,以期为南海问题维权维稳的战略决策提供一个新的思维角度。 1 南海的地“源”环境 在历史记载中,南海又称南中国海、南洋、涨海等。早在周成王(公元前1042-1021)时期,就有了“南海”一词的记录[30]。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在平定百越的基础上置南海郡,并把南越族居住的岭南地区的泛称为“南海”[31],在行政管理上确定了中国对岭南地区及其濒临的南海全部岛屿的管辖权。此外西汉刘向在《礼记·祭义》中也具体提到了“南海”之名,但今之南海地名本源确凿可证的就要从东汉“涨海”一词的考证开始[32]。班固《汉书·地理志》记录了东汉交洲刺使周敞曾巡行“涨海”一事,杨孚的“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出自《异物志》)记载了汉代人开辟广州经由西沙群岛海域直达越南中部的新航线,并发现南海诸岛的过程。此后还有三国康泰、吕岱《扶南传》中对南海诸岛形态和成因的准确描述,晋代裴渊《广州记》中对中国渔民在南海诸岛捕鱼情景的记叙。据地理学家赵汝适《诸蕃志·海南》和政治家、军事家曾公亮《武经总要》记载,唐贞元5年(公元789年)南海已正式划归琼州督府管辖,北宋时中国已在南海诸岛长期行使主权。南宋的洪迈也在《容斋随笔》中明确指出:交州、广州以南的海域即南海;元世祖忽必烈派天文学家郭守敬到西沙群岛进行“四海测验”的“南海测景所”就位于今天的南海黄岩岛[33];元将史弼曾率师巡视的“七洲洋,万里石塘”①体现出中国对南海岛屿的行政管理在一步一步地加强。明郑和率舰七下西洋往返南沙群岛10余次,在《郑和航海图》中明确标明了南沙群岛(万生石塘屿)、西沙群岛(石塘)、中沙群岛(石星石塘)的具体位置;清康熙55年(1716年)经过实测编绘的《大清中外天下全图》,则将西沙群岛划归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