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血液的组成与功能PPT
第五章 血液的组成与功能;学习要点;60%;血液是一种流体组织/体内不断循环细胞外液的4/5在血管外 组织液 1/5在血管内 血液血液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沟通各种组织液/物质交换的中间环节.;血液的功能;血 细 胞;血 浆 ;血浆蛋白正常值:
正常成人血浆蛋白总量(65~85g/L)
白蛋白(A):约40~48g/L
球蛋白(G):约15~30g/L
白球比值(A/G)=1.5~2.5:1
纤维蛋白原:约2~4g/L; ;4.血浆蛋白;① 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
② 维持某些激素在血中存在的时间;
③ 作为载体运输脂质、离子、维生素等
低分子物质;
④ 参与血液凝固、抗凝和纤溶;
⑤ 抵御病原微生物的入侵;
⑥ 营养功能。;血 量;(一)血液的比重
全 血:1.050~1.060(红细胞数量)
血 浆:1.025~1.030(血浆蛋白含量)
红细胞:1.090~1.092(血红蛋白含量);(三)血浆渗透压
★渗透压:溶液所具有的吸引水分子透过半透膜的能力。
; 分类及作用
晶体渗透压 胶体渗透压
形成 无机盐、糖等晶体物质 血浆蛋白等胶体物质
(主要为NaCl) (主要为白蛋白)
压力 大(300mmol/L) 小(1.3mmol/L)
意义 维持细胞内外水分交换 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平
保持RBC正常形态和功能 衡和维持血浆容量 ;血浆晶体渗透压与胶体渗透压;等渗溶液;等张溶液;1、正常值: pH为7.35~7.45
2、维持pH值相对稳定的因素
(1)血浆中的缓冲物质:
主:NaHCO3/H2CO3缓冲对
次:Na2HPO4/NaH2PO4、蛋白质钠盐/蛋白质
(2)通过肺和肾的调节:排出过多的酸和碱;第二节 血细胞的形态和功能;(一)红细胞的数量和形态
数量:男 4.0~5.5×1012个/L
女 3.5~5.0×1012个/L
血红蛋白(hemoglobin,Hb)
男 120~160g/L
女 110~150g/L;形态:呈双凹圆碟形
直径约7~8μm
厚约2μm
表面积约40μm2; 1.可塑变形性
指红细胞在外力作用下具有发生变形的能力。
影响RBC变形能力的因素:
①与表面积/体积比呈正相关;
②与红细胞内的粘度呈负相关;
③与红细胞膜的弹性呈正相关。;RBC可塑变形性;2. 渗透脆性
概念: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
的特性。; ; 正常人的红细胞一般在0.45%的NaCI溶液中开始有部分破裂,在0.35%的NaCI溶液中几乎全部破裂。故临床上以0.35~0.45%NaCI溶液作为正常红细胞渗透脆性的范围。
渗透脆性大,表示对低渗溶液的抵抗力小。 ;;(1)运输O2和CO2
运输形式:氧合血红蛋白
氨基甲酰血红蛋白:
(2)缓冲作用
红细胞内的缓冲对可以缓冲血液的酸碱物质。;(一)白细胞的分类和正常值
1、数量: 4.0~10.0×109/L ;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 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除淋巴细胞外,所有的白细胞具有变形运动、
渗出、趋化性、入胞吞噬的主要特性。
趋化物质:细胞的降解产物、细菌毒素、细菌、
抗原-抗体复合物等。
主要作用:
①将入侵细菌包围在一个局部吞噬掉,防止病
原微生物在体内扩散;
②可吞噬和清除衰老的红细胞和抗原—抗体复
合物;
③参与坏死组织的清除。;肺脓肿;1.颗粒细胞
(1)中性粒细胞(循环池、边缘池)
处于机体抵御微生物病原体、尤其是化脓性 细菌入侵的第一线。
有很强的运动游走与吞噬能力,能吞噬入侵细菌、坏死细胞和衰老红细胞等,可将入侵微生物限定并杀灭于局部,防止其扩散。脓液的产生。
(2)嗜酸粒细胞(较弱的吞噬能力、无杀菌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