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通讯叙述主体及其特征分析
通讯叙述主体及其特征分析 一 叙述主体又称为叙述者,是指叙事作品“陈述行为的主体”。①叙述者讲述故事会用不同的方式,这些不同的方式在叙述学上被称为叙述声音,它是记者出现在通讯叙事文本中的标志。 根据叙述声音的强弱可以把叙述者分为不同的种类。美国叙事学者查特曼把叙述者分为三类:缺席的叙述者、隐蔽的叙述者和公开的叙述者,他们的声音在文本中的强弱不同。缺席的叙述者和隐蔽的叙述者几乎是不带任何痕迹地存在于叙事文本当中,这两类叙述者在通讯中是非常少见的。而在通讯当中,记者一般情况下是以公开的叙述者身份出现的,只是他讲述的声音强弱不同。 所谓公开的叙述者是指我们能够在文本中听到清晰的叙述声音。②公开的叙述者的声音分为三类,即描写、概述和评论,但是这三者声音的强弱程度也是不同的,以评论最重。描写和概述可以很好地隐藏叙述者的观点,只有评论是叙述者观点的流露。 二 一般情况下,在通讯中叙述主体呈现的是两种状态。 第一,记者作为公开的叙述者。这种情况下记者是主要的讲述者,读者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记者在进行讲述。 首先,记者通过描写告诉读者他所看到的情况,包括所见到的客观现场,也包括人物的言行和动作,这种方式的采用使记者的叙述声音比较弱。例如,新华社1980年11月21日的通讯《在被告席上》,记录“四人帮”接受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的情况,主要记录了江青、姚文元、张春桥等人在法庭上的神态动作。 江青“身穿黑色上衣,脚着黑绒棉鞋,头发照旧梳得溜光,鼻梁上架着一副深色宽边眼镜,一举一动还保留着她惯有的那种矫揉造作的姿势……在众目睽睽之下,故意抬着头,把脚步放得很慢,作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③ 张春桥在法庭上“一直歪着脑袋,不是歪到这边,就是歪到那边,始终没有摆正。他的两个嘴角向下撇着,两只眼睛左右斜视,还是群众形容的那副‘奸臣相’。他坐的是被告席左侧的第一个座位。他多次把身子歪靠在椅背上,呆若木鸡”。④通过这些描写,读者可以感到是记者在描述当时这几个人在法庭上的表现,记者的讲述就像是摄像机在进行拍摄,显得非常客观,没有记者主观情绪的明显流露。 有一些通讯是直接的场景描写,记录人物的对话和现场的活动,这样的讲述能够增强报道的现场感。比如,《北京有个李素丽――21路公共汽车1333号跟车记》,从题目可以看出,是有一个人向读者讲述他看到的情况,但是全文由李素丽在工作的场景组成。现选取一个场景: 车厢里。一位中年妇女走到李素丽身边:“姑娘,你太累了。我看你的脸色不太好。” 李素丽莞尔一笑:“大嫂,我挺好的。” “可要保重身体呀。”大嫂说着把一大把鲜荔枝塞进李素丽手里,说:“这是新鲜荔枝,听说吃了补身子。” 李素丽难为情了:“大嫂,这怎么行呢?” “怎么不行!”大嫂说,“吃吧,我看着你吃。” 李素丽被逼无奈,吃了一颗。 大嫂爽朗地笑了,笑得那么开心。⑤ 这一段,以李素丽和乘客的对话为主,读者被对话吸引,似乎可以看到当时感人的场面。以记者为主体叙述者这种方式,能够增强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使通讯有较强的现场感。 其次,叙述者通过概述的方式对事件或者人物进行必要的介绍。与上面的描写相比,文章中的概述可以知道事件以后的进展,并且有一点记者主观感情的流露,记者的声音又稍微的强了一点。1981年3月26日《光明日报》刊登的《追求》,记述的是优秀知识分子栾?为了祖国的事业而鞠躬尽瘁的事迹。文章开头中有一段对他情况的概述,讲的是栾?入院后,仍然要按时完成出版社的出书任务,在这种情况下记者对栾?作了介绍,“是的,‘这些书是他需要的。而他,更是祖国需要的。1949年,正在台湾大学读书的栾?,怀着对即将诞生的新中国的热烈向往,逃离了当局对他的迫害,从台湾回到了大陆。31年来,在他那既有过欢乐,也有过痛苦的生命历程上,布满了追求真理的足迹;在他那火热的胸膛里,始终跳动着一颗赤子之心”。⑥讲述者对栾?的经历作了一个短小的概述,使读者对他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更为重要的是,这段概述在整个通讯的开头,对下文起了一个铺垫的作用,于是读者知道,文章紧接着就会写到栾?对真理的追求和他的赤子之心。 最后,叙述者通过评论的方式对事件进行评价。评论是三种形式中叙事声音最强的,记者通过评论,或对事件进行评价,或对事件作出简单的分析,它带有叙述者的主观色彩,尽管这种评论是在事实的基础上展开的。通讯属于新闻报道的一种,新闻是以事实说话的,评论在通讯当中也很少运用。但是这些评论往往是点睛之笔。《中国青年报》“冰点”栏目中的通讯就有很多这样的议论,它们在适当的时候出现,往往能引发读者的思考。例如,在《孤儿院不是我家》这篇通讯里,记者了解到福利院里被认养的孩子与认养家庭之间出现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