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程春虎与中国第一旷世家谱诞生
程春虎与中国第一旷世家谱诞生
中华谱牒历史源远流长。最初,家谱是统治阶级传宗接代,以维护本姓氏政权不致落入外姓人手中的神圣的祭祀典籍文化,与寻常百姓无缘;春秋战国时代战乱纷起,国家兴亡更迭,姓氏逐渐普及至百姓人家,家谱也由此变成了百姓的家世文化,而不再具有身份地位和阶级属性。
新中国成立后,受“左”的政治影响,民间家谱、宗亲、家规等一度被看成是“封建余孽”,受到贬斥和遏制,“文革”中更被视为“四旧”,致使无数民间姓氏家谱惨遭扫荡和焚毁。直到新时期,随着国际华人寻根热的兴起,民间修谱活动才又逐渐恢复和兴旺起来。由程春虎主持重修的《武乡程氏家谱》就在这种大气候下应运而生。
追源溯流,程春虎决心重修家谱
武乡程氏的先祖,是宋朝大理学工程中的程颐。元末大乱,程颐的15世裔孙程思德(后改名程敏)、程思贤、程思让三兄弟由河南迁到山西。程敏侨居武乡县铜城,后改名为信义,所以,这支程氏,都叫信义程氏,至今已经繁衍27世,上万人,分布在全县70多个村庄及全国各地。
《武乡程氏家谱》的源头为武乡《信义程姓家谱》,是于明万历时期(公元1615年),由明代武乡县信义村11世祖、工部尚书程启南创建编撰。此后,到清雍正(公元1729年)时期,由14世祖程定第二次续修;至清道光(公元1834年)年间,由1 8世祖程文成第三次重修,上谱族人至2l世。1945年抗战时期,武乡南沟据点日军强迫信义村民拆毁程氏祠堂,将木料送给南沟据点日军当燃料用。时任故城镇武委会主任、南岭坡底村程氏22世孙程虎春,在被拆毁的程氏祠堂废墟里,悄然将历史上第二次创修的《信义程姓家谱》残本收藏起来,从此密不示人。由此该家谱躲过了战乱和建国后的历次政治运动,妥善保管60年,临终时交给其子程应堂保存至今,成为珍贵的孤本。
同为程门子孙的程春虎,1934年出生于武乡东良侯村,曾历任中共武乡县委农村工作部、政策研究室科长、主任、党委成员等职。程春虎爱好写作,从政50年笔耕不辍,正是这一爱好,他很早就萌生了续修武乡程氏家谱的念头。早在1958年,他在故城公社任职时,就通读了《武乡??志》乾隆版、民国版共二套八本,发现信义村载人县志的程家名人轶事、文官武将、文儒乡贤竟有300多人,社会功德也各有千秋,这令他感到自豪。从那时起即随时注意搜集有关资料。
俗话说,盛世修志修谱。1996年,程春虎退休了,他决心在他有生之年,完成武乡程氏家谱的四修工作。因此,从1998年开始,程春虎便逐步将四修武乡程氏家谱列入自己工作的日程。
续修信义程氏家谱,首先就得找到老家谱资料。
武乡信义村,是武乡程姓的根祖之地。程舂虎小时候就知道,每到清明节,父亲常带他去信义村扫墓祭祖,父亲还是当时东良侯村程氏族亲扫墓祭祖的总管。但是,信义村有没有老家谱?即便有,人家又肯不肯拿出来?费尽周折,终于打听到本家程应堂家里,也就是前说冒死保存下来的那本孤残本还在。果不其然,当程春虎上门求看程氏家谱时,对方把他当成了收古董的文物贩子,一再回绝说没有家谱,不愿拿出来。几经耐心解释,才逐渐消除了疑虑,答应出借家谱,但提出一个条件,只借三天。程春虎也恪守信用,当天将家谱翻阅了一天,然后自费到县城一家私人开的复印门市部全本复印,第三天,便驱车将家谱归还原主。
有了老家谱,只是为续修家谱提供了基础。续修信义程氏家谱涉及到的武乡县内的乡镇就有几十个,需要一一寻访联络;在外工作的本家也有成千上万,需要一一书信联系。程春虎感到,千头万绪,光靠自己一个人力不从心,需要组织一个由程氏本家参与的、精明强干、有同心协力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的编委会,以团队作业,共同来承担这一艰巨的任务。然而,组织编委会的设想筹划操办了数次,均告失败。由于人们脑筋还转不过弯来,认为家谱是“封资修”的东西,在新社会修什么谱,是不是要搞“复辟”啊?后来,人们的观念发生变化了,认识到家谱也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不仅对程氏家族,对全社会也是有益的,逐渐取得了共识,可又有些人认为修谱又没钱可赚,还要白搭精力和功夫,直到2001年,程春虎终于再次邀集一批志同道合者,向全族人在祖先像前保证――不怕苦、不怕麻烦、不怕社会偏见、不计报酬等,一定要修完。如此,四修武乡程氏家谱这一宏伟规划,算是艰难地启动了。
锲而不舍,在崎岖坎坷的路上前进
2001年3月,程春虎将自己重修程氏家谱的设想,通过书信征求武乡在外地德高望重的本家“三老”(老革命、老干部、老党员),同时,积极为重修程氏家谱作舆论宣传工作,撰写《信义程氏之始及其发育》的文章,广为散发,引起了全国各地武乡籍信义程氏族系人士的共识,认为重修程氏家谱势在必行,纷纷来信来电,要求尽快组建人员,制定方案,立马实施。武乡夏家沟村程氏21世孙、军队副师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