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道德血液,维系新闻生命.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用道德血液,维系新闻生命

用道德血液,维系新闻生命   在第19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中国新闻社2008年5月19日播发的《那一夜,我们没有采访》一文,被评为通讯二等奖。这篇通讯之所以能受到受众的欢迎和评审专家的喜爱,我想主要在于这篇报道成功地为新闻工作者树立了一个新闻道德伦理的典范。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前,在我国新闻界,曾发生过这样两件事:一件是2004年9月14日,中央电视台某节目频道,对以俄罗斯人质事件为背景,借人质危机死亡人数进行有奖竞猜。另一件是2005年5月9日下午,东南快报摄影记者柳涛,拿着照相机等候一个多小时,拍摄到一个骑车人摔倒在水坑中的镜头。对这两则“报道事件”,在新闻界引起了不同的反映。一种意见认为,这是媒介竞争加剧带来的结果。另一种意见认为,该事件暴露出媒介道德伦理的可怕缺失。面对日益增多的媒介的类似严重有悖于道德伦理的报道,究竟应该有什么的道德伦理来面对、处理才算正确呢?《那一夜,我们没有采访》的记者们,为大家树立了榜样。   据“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材料介绍,汶川大地震发生的当晚,李安江、郭晋嘉和杜远3位中新社记者即抵达成都,并冒雨前往汶川。13日凌晨,他们抵达当时尚未有救援队伍进入的绵竹汉旺镇,目击了当地灾后惨状。面对“采访还是救人”的新闻道德伦理问题,他们选择了“救人”。以至于当时没有完成计划中的完整采访。事后,在前后方的沟通过程中。后方编辑意识到“那一夜我们没有采访”本身就是新闻,遂建议3位记者就此写出报道,并精心为成文后的报道进行了编辑。   这篇840个字的短通讯,按时间顺序展开描述,以第一人称的表述方式,较完整地交代了中新社记者在地震发生当晚勇闯灾区的经过,通过直接引语和细节描写,展现了3位记者在当时的特殊情况下,职业道德服从社会伦理道德,想方设法向外界通报严重灾情的同时,并竭尽所能运送、救助伤员的“拯救生命”的过程。文字简洁、朴实,现场感强。记者以切身感受。找到了独特的新闻切入点,在整个“5?12”报道中,这篇通讯较早提出了新闻人新闻道德和社会责任的问题,在报道大地震的新闻资讯中跳跃而出,成为亮点。   稿件播发后被社会各界尤其是新闻界所关注,中国记协网站全文转载该文章,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中华新闻报等媒体先后采访了相关记者。中华新闻报就此刊发了《汶川,那一夜不成功的采访》,高度评价中国新闻社一线记者作为媒体人崇高的职业精神。美国世界日报在一个整版文章中,专门就此称赞中新社记者人道主义关怀,其中几乎完全引用这篇文章。可见,这篇通讯收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具备了新闻精品应有的“传播的广泛性”条件。   记者这个职业是受人尊敬和瞩目的。因为他能够将必威体育精装版的消息、必威体育精装版的信息及时传达给我们的受众群体。尤其当今社会,人们对信息的渴求越来越迫切,媒体的功能越来越突出,因此对新闻事业向往的人,也确实越来越多。   记者应该有什么样的职业操守和道德伦理呢?2008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回答记者提问时讲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我们的国家有比黄金还要贵重的诚信,有比大海还要宽广的包容,有比高山还要崇高的道德,有比爱自己还要宽广的博爱,那么,我们这个国家就是一个具有精神文明和道德力量的国家。同年7月20日,温家宝总理在广东与企业家座谈时又说:企业家不仅要懂经营、会管理,而且企业家的身上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   道德高于山,身上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这不仅是对企业家道德的准确定位,而且是对国人的殷切期望。对新闻工作者来说,道德高于山更为重要!新闻工作者是时代航船上的“?望者”和“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且肩负的重大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决定了新闻道德伦理较之于普通公民的道德伦理,有更高的要求、更高的标准。   记者是公众的代言人,但更重要的是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者。没有高尚的道德伦理是难以担当起公众代言人的角色的。记者的道德伦理水准事关媒体的公信力,媒体的公信力决定受众认可度,受众认可度决定舆论引导的传播实效。因此,记者更需“道德的血液”。如果缺少了“道德的血液”,便不可能抵御腐朽思想的侵蚀,不可能经受住私欲诱惑的考验。有事实为证:目前在某些新闻工作者心目中,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观念比以前淡薄了,而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私欲却比以前膨胀了。见利忘义、损人利己,利用手中之权力谋取一己之私利,像传染病一样逐步蔓延开来。除业界内外一致公认的有偿新闻、虚假新闻、低俗之风和不良广告这“四大公害”以外。还有导向偏差、缺乏诚信、脱离群众、违法侵权等现象也屡见不鲜。最典型的是去年山西霍宝干河为隐瞒矿难,向数十名假冒记者和真记者支付“封口费”。它使记者良知被湮灭,事实真相被封裹,公众知情权被剥夺。它为新闻界敲响了警钟。这警钟振聋发聩!它告诉我们,“道德的血液”维系住新闻的生命。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