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信息技术概述PPT
波分多路复用:是在一根光纤中同时传输几种不同波长的光波 以达到增大信道容量的目的: 全光网(All Optical Network):光信息流在通信网络中的传输及交换时始终以光的形式存在,不需要经过光/电、电/光转换。 全光网技术是光纤通讯领域的前沿技术,是21世纪真正的高速公路。 三:无线电波 无线通信原理: 利用电磁波可以在空间自由传播的特性,通过调节电磁波的振幅、频率或相位实现远距离传输信息。 微波:一种具有较高频率(300MHz~300GHz)的电磁波。 波长很短,通常为1米至1毫米。 在空间主要是直线传播。 微波通信方式 : 地面微波接力通信 卫星通信 对流层散射通信 通信卫星 对流层 不均匀体 卫星通信 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无线电信号,实现两或多个地球站之间的通信。 通信卫星 地面站1 地面站2 地 球 通信卫星的工作原理 卫星通信 通信卫星工作原理 从地面站1发出的无线电信号,被卫星通信天线接收后,首先在通信转发器中进行放大、变频和功率放大,然后由卫星的通信天线把放大后的信号重新发向地面站2,从而实现两个地面站或多个地面站的远距离通信。 通信卫星 地面站1 地面站2 地 球 中、低轨道卫星 运行周期小于地球自转一圈的周期,因此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卫星天线覆盖的区域小,地面天线必须随时跟踪卫星。 优点:高度仅是同步轨道的二十分之一至八十分之一,路径损耗低,传播时延时大大缩短,对于手执通信终端和话音通信非常有利。 例如,摩托罗拉公司的一项计划:发射66颗低轨道卫星(高度750km)覆盖整个地球,利用直接与卫星通信的手持设备实现世界范围内的电信服务。 卫星 卫星 卫星 地球 35800公里 同步轨道 卫星(地球同步卫星) 赤道上方高度为36 000公里的地方,卫星的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一圈的周期相同,因此在地面上看这种卫星好似静止不动 。三颗同步定点轨道 卫星就可以覆盖地球的几乎全部面积,可以进行二十四小时的全天候通信。 移动通信 处于移动状态的对象之间的通信,包括寻呼系统,蜂窝移动电话(俗称手机),集群调度,无绳电话和卫星系统。 蜂窝移动通信的发展 第一代:传输模拟信号,使用频段800/900MHz 第二代:传输数字信号,使用频段900MHz~1800MHz 标准如下: GSM(欧洲全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全球可移动通信系统,全球通) IS-54(美国移动通信系统,数字系统并兼容模拟系统) JDC(日本移动通信系统,数字系统并兼容模拟系统) 第三代:使用频段2GHz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组成 移动台、基站、移动电话交换中心 移动电话网 基站的有效区域 移动台:是移动的通信终端,它是接收无线信号的接收机,包括手机,呼机,无绳电话等。 基站:是与移动台联系的一个固定收发机,它接收移动台的无线信号,每个基站负责与一个特定区域(10km ~ 20km的区域)的所有的移动台进行通信。 移动交换中心:与基站之间通过无线微波、电缆或光缆交换信息,移动交换中心再与公共电话网进行连接。 每个基站的有效区域既相互分割,又彼此有所交叠,整个移动通信网就像是蜂窝,所以也称为“蜂窝式移动通信”。 四:数字技术基础 数字技术:就是用0和1两个数字表示、处理、存储、传输 信息的技术。 1.4.1 信息的基本单位---比特(bit) 二进位数字-二进位-“位” 比特既没有颜色,也没有大小和质量。在不同的应用中有不同的含义。 …… 字,字长 字节(8位) 位 位、字节、字及字长 第一章 信息技术概述 1.1 信息与信息技术 1.3通信技术入门 1.4数字技术基础 1.2微电子技术简介 信息与信息技术 1.1.1 信息与信息处理 信息是 什么? 1.信息就是信息,它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 ——N.Wiener(控制论创始人) 2.事物运动的状态及状态变化的方式。 ——客观事物立场 3. 认识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述的事物运动及其变化方式的 形式、内容和效用。 ——认识主体立场 例:人口统计 状态:中国当前人口总数约13亿 状态变化方式:每年以约1%的增长率增加 13亿和1%给我们以人口统计的信息。 信息处理 做什么? 信息施效 (效应器官) 信息获取 (感觉器官) 信息传递 (神经系统) 信息加工 (大脑) 信息传递 (神经系统) 事物客体 人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BNCY002-2023 西双版纳红茶 晒红茶.pdf VIP
- 机关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docx VIP
- 2025年中级(四级)营销员职业技能鉴定《理论知识》真题卷(后附答案及解析).pdf VIP
- 大数据概论教学课件.pptx VIP
- 西双版纳红茶 晒红茶.docx VIP
- 室内装修全工程施工方案(3篇).docx VIP
- 2025年卫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中医学基础知识)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docx VIP
- 50个广告分析.doc VIP
- GB32030-2022 潜水电泵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2).pdf VIP
- (语文)福州时代中学2020级初一新生入学检测.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