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陕西华邦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职业病分类: 法定职业病是赔偿性疾病 凡属法定职业病的患者,在治疗和休息期间及在确定为伤残或治疗无效死亡时,均应按劳动保险条例有关规定给予劳保待遇。? 深圳捷霸电池厂镍镉电池生产线女工镉中毒 苯中毒 正已烷中毒 广东东莞安加鞋业有限公司年产各类运动鞋400--500万双,有2400多员工,外来青年女工占70%。使用的主要原料有:皮革、塑料、橡胶、油墨、粘合剂、硬化剂、甲苯、快干水等。每年使用粘合剂8万公斤 2002年,广东省卫生厅对广东东莞安加鞋厂进行调查,有27名女工被确诊为慢性正己烷中毒。(四肢麻木,肌力下降) 对粘胶剂的测定结果表明,粘胶剂中含有14.2%的正己烷 二氯乙烷中毒 2003年台州某制鞋企业,二名工人工作4个月后,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直至神志模糊,逐步加重,“中毒性脑病、脑水肿”,经治疗无效死亡。 三氯乙烯中毒 2005年2月1日宁波某光学有限公司一女工发生三氯乙烯中毒死亡。 中毒原因: 作业环境:生产车间全封闭,采用中央空调,无通风排毒设施。车间生产环境浓度远远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限值。三氯乙烯浓度测定结果:396.7mg/m3超过国家卫生标准。 无有效个人防护:手工操作直接接触,无有防护措施,经皮肤吸收。 健康体检不落实:劳动者出现症状未及时治疗和脱离工作岗位,导致病情加重,死亡。 职业病危害未告知:劳动者不知道毒物危害及防护知识 行政处罚及赔偿: 行政处罚20万元,停业整改三个月。赔偿30万元。 氰化钠气体中毒 2003年4月,台州某化工有限公司氰乙酸甲酯车间氰化工段职工操作时不慎吸入氰化钠气体中毒死亡。 侵入途径:在室温下职业性中毒主要为呼吸道吸入其粉尘或在热处理时吸入氰化钠形成的蒸气而引起,蒸气浓度高时也能从皮肤吸收一部分。 中毒表现:人在吸入高浓度气体几乎可立即停止呼吸,造成猝死。非猝死中毒患者,早期可出现乏力、头昏、头痛、胸闷及粘膜刺激症状。随后呼吸加快加深,脉搏加快,心律不齐,瞳孔缩小,皮肤粘膜呈鲜红色。接着出现阵发性强直性抽搐,昏迷和血压骤降,呼吸表浅而慢,以至完全停止。随后,心脏停博而死亡。 二甲基硫醚泄漏中毒 2003年10月8日上虞市某化工有限公司发生因生产设备意外破裂而引起的二甲基硫醚泄漏中毒事故,中毒人数5人 。 造纸企业职业中毒 2003年5月12日富阳市 某造纸企业4名中毒,其中3人已死亡。 2003年6月20日晚慈溪市某造纸厂急性中毒7人,其中6人死亡。 中毒原因 作业环境:化浆池半封闭,硫化氢浓度较高。 无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警示标识:无必要的卫生防护设施。无有效个人防护用品。 职业病危害未告知和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劳动者不知道毒物危害及防护知识。 应急救援不当:导致伤亡人员增加。 检维修过程职业中毒 电镀废水处理设备,因使用过程中发现废水处理罐渗漏,进行检修,排废水完毕;1名工人在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开始清理罐体中的污泥,昏在罐内;另一名工人抢救,即摔至罐底。后经消防官兵戴上防毒面具等进入罐中救出,送医院救治。 中毒原因分析: 主要工艺有镀铜、铬、镍等,使用氰化钠、氰化亚铜等氰化物剧毒品,并产生电镀废水,经处理后排放。含氰含碱废水→氰集水池→氧化反应池→沉淀反应池→沉淀池 。 事故现场监测:硫化氢7.7 mg/m3,氰化氢0.77 mg/m3?(国家职业卫生标准MAC:硫化氢10 mg/m3,氰化氢1 mg/m3?)。 ② 2004年5月6日晚,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播出温州市龙湾区陶瓷制品加工企业矽肺事件 陶瓷制品加工企业中造成数十名工人患矽肺。 ③ 1993年泰顺县496名职工承包沈阳至本溪高速公路吴家岭隧道的南北段工程,因工作场所无任何防护措施,致使196名职工患尘肺(已死亡10人),年龄最小的22岁,工龄最短的为1个月。温州中院判决赔偿2亿元。 ④ 2005年泰顺县某叶腊石矿455名工人体检发现约有90名矽肺病。估计安置和补偿费用需600万元。 发病的原因分析: 作业环境:作业场所没有有效的通风除尘设施,车间生产环境粉尘浓度远远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限值。包装手工操作,无有效个人防护用品。 粉尘特征:岩石含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极高。 职业健康体检不落实:劳动者出现症状未及时治疗和脱离工作岗位,导致病情加重。 幽灵般的职业病:我们不得不防的灾难 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 新密市一企业工人张海超工作3年多后,被多家医院怀疑为尘肺,但企业却拒绝为其提供相关资料,在郑州职防所为其做出了“肺结核”的诊断后,为寻求真相,28岁的他跑到郑大一附院,不顾医生劝阻,坚持“开胸验肺” 。 2007年1月单位曾在新密市卫生防疫站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