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原发性肝癌护理查房ppt课件
原发性肝癌护理查房肿瘤内科一区 欧青青 病情介绍 基本资料: 床号:3床 姓名:陈善桂 性别:女 年龄:48岁 入院日期:2016年04月14日 入院诊断:1、原发性肝癌 T3bN0M1 IV期 TACE后 2、乙型病毒性肝炎 3、肝癌破裂出血 肝包膜下血肿 4、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主诉:诊断原发性肝癌并TACE后2月,突发上腹部疼痛1天 现病史:患者1月前因“上腹部疼痛”入我院肝胆外科,完善相关检查,临床诊断为“巨块型肝细胞癌并双肺转移”,于2月29日转入我科。综合患者慢性乙肝病史,CT影像学典型特点诊断为原发性肝细胞癌IV期,TACE术(GEMOX方案动脉灌注,具体为吉西他滨1.4g d1,8+奥沙利铂150mg d1),灌注化疗后出现白细胞下降,予以升白细胞等处理后上升至正常。治疗结束后出院。 今日患者自诉突发上腹部疼痛,以隐痛为主,无它处放射,休息后可稍缓解,无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等不适,今为进一步诊治再次入院。患者自起病以来精神、食欲、睡眠尚可,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 既往患有乙型病毒性肝炎20余年,无结核,无其它传染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无输血史。 体格检查 生命体征: T:36.8°C P:84次/分 R:20次/分 Bp:120/80mmHg NRS:3分 体格检查 专科检查: 神志清楚,精神尚可,查体合作。皮肤以及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双侧瞳孔对光反射灵敏,呼吸音清。心浊音界不大,无震颤。右侧肋缘下3横指可扪及肝脏下缘,质韧,压之有疼痛。右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肝区叩击痛,肾、脾区无叩痛,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不肿,肠鸣音5次/分,音调不高,生理反射正常,病理征未引出。 辅助检查 1、血、尿、粪三大常规 2、生化全项,凝血功能等检查 3、心电图检查、胸腹部CT平扫 阳性体征 血生化: 谷草转氨酶192.1 0--40 U/L 白蛋白33.7 40--55g/L 白球比0.9 1.2--2.4 总胆汁酸23.0 0--16.00Umol/L 同位素: 甲胎蛋白183 0--20 ng/mL 心电图: 示窦性心动过速。 胸腹部CT: 肝右叶巨大混杂密度占位;双肺内多发结节,双肺炎症。右侧少量胸水,原肝右叶肿块及肝内病灶碘油欠密实,周围肝组织灌注异常。 诊疗护理计划 一级护理,普通饮食,卧床休息,测血压Tid 予以护肝、护胃、增强免疫等支持治疗,观察胸腔引流管的管道通畅情况、性质及颜色,择期化疗。 病房体格检查 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 护理评价 P 疼痛 与肿瘤增长牵拉肝包膜有关 I 1 护士每天进行疼痛评估,与生命体征同步,发现疼痛及时处理。 2.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痛剂。 3.转移患者注意力,做好心理护理,使疼痛缓解。 4.评估患者,正确引导,制订合适护理计划。 O患者疼痛尚未控制 ;NRS :0--3分 P 活动无耐力 与化疗副作用及胸腔引流液长期引流导致机体体液大量丢失有关 I 1.保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 2.化疗时嘱病人多饮水,遵医嘱予以静脉补液。 3.评估其活动能力,协助日常生活,对患者和家属加强安全防护知识健康宣教。 4 卧床时加床栏防坠床,活动时有家人陪同防跌倒。 5 定期复查电解质,及时处理低血钾等电解质紊乱。 O 患者日常活动可 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化疗引起恶心、呕吐和疼痛影响食欲有关 I 1 帮助患者克服放疗所致的恶心、呕吐,少量多餐,必要时给予止呕药物。 2鼓励进食,患者宜进食一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肉汤等 3 提供舒适就餐环境,饮食合理搭配 4必要时静脉营养支持 O 患者营养摄入满足机体需要量 P 有感染的危险 与化疗后骨髓抑制期反应有关 I 1.保持口腔及肛周皮肤清洁卫生,勤用盐水含漱。 2.至少每周抽一次血常规,每天测体温。当白细胞低于1.0*10^9应进行保护性隔离 3.改善营养状况,进高蛋白易消化的营养饮食 4.保持病室空气清新,每日开门窗通风两次,每次半小时,减少不必要的外出,不去人多的地方,避免交叉感染。 5.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接触病人前后要认真洗手,预防医院感染。 6.必要时遵医嘱予抗炎支持治疗 O 患者感染危险性降低 P 知识缺乏:与对疾病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