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中国人?》课程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何谓中国人?》课程论文

 PAGE \* MERGEFORMAT 4 湘潭大学文化素质选修课 课 程 论 文 课 程 名 称: 何谓中国人? 指 导 老 师: XXX教授 论 文 作 者: XXX 学 号: XXXXXX 院 系 班 级:XX学院10级XXXX班 提 交 日 期: 2011年12月2日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人的性格 摘要:在当今世界上一千多种文化之林中,中国文化是其中的一朵奇葩。传统文化中,汉语音节的纯一性、含义的发散性、分合的随机性、组合的抽象性、句读的连贯性、辅排的流动性,都显示出了一种浓郁的人文性,也显示出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传统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内涵不仅是中国人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工具,还是中国人社会交际方式和中国人性格的变化和发展的原动力。 关键词:传统文化;社会交际;性格 一、文化与社会交际——中国人的面子交际观    几千年来。面子在中国文化中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不给对方面子,交际活动就难以顺利有效地进行。中国人在交际中都有意识地关注面子问题。正如一句广为人知的中国俗语说的那样:“人要脸树要皮。”丢面子也很可能危及中国人在等级制度中的固有地位。失面子不仅仅是一个让个人难堪的问题,还可能会影响一个集团的凝聚力或者整体的团结性,因此它也有着潜在的扰乱社会秩序的危险。    中国人之所以如此重视面子问题有两大原因:一是中国人千百年来一直在自己栖息的土地上耕耘生存,和周围的朋友、邻居和亲戚共同生活,很少有机会迁移。当一个人和特定群体的生活息息相关时,保持成员间的和谐关系就尤为重要。所以,保持融洽和谐的关系、避免冲突和保护每一个体和集体的面子就成为大家自然而且必要的选择。二是孔子及其的儒家文化强调大部分人类关系的实质是不平等的。他不认为这种不平等有何不妥,因为上下尊卑长幼之间存在着不同的义务。他认为只有当某种社会场景中的各方都克己守礼时,社会和谐才可能实现。而实现此目标的方式之一就是接受和尊重每一个个体对保护自己面子的需求。尽管中国人并不是在每种情形中都考虑面子问题,并且现代中国一直受到外国文化的??响,中国人在物质生活和思想模式方面都经历着巨大的改变,许多中国人正在调整和形成新的面子观。但是,如果因此就认为中国人不再关注面子问题就大错特错了。如果你发现一个中国朋友或者同事对你的态度和行为有着明显的负面变化,或者你发现要从一个你曾经信赖的中国朋友那里得到帮助信息变得更难了,那你就得认真对待这种情况了,原因可能是你使对方失了面子。 二、文化对中国人性格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多方面的丰富内涵,真正了解了汉语文化的魅力精髓,就能透过文化认识中国人的性格。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部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国文化历来关注现实人生,圣人们说说:“未知生,焉知死”,并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种入世的人生哲学,培育了中华民族敢于向一切自然与社会的危害和不平进行顽强抗争的精神。 2、知行合一观:中国儒家文化所讲的“力行近于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行重知轻”的认识论思想,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源泉;3、重视精神生活: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人的内在修养与精神世界,鄙视那种贪婪与粗俗的物欲。孟子提出“充实之谓美”,并认为“宝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对人格的根本要求,这种文化理念对中国人人格的塑造起着积极的意义;4、爱国主义精神: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主义,是通过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而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5、追求真理,勇于奉献的精神:中国文化认为“朝闻道,夕死可矣”。宣扬“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蔑视那种贪生怕死,忘恩负义、追逐名利的小人;6、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传统文化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观点,指导国人形成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社会风气。 任何事都有其两面性,文化也不例外。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人的性格还有着其他一些消极作用:1、抹杀个性,一味的强调“中庸之道”:中国的传统社会是一个注重家庭伦理道德的社会,社会组织是独裁的、等级制的。在这样的社会中,君主的权威高于臣子,父亲高于儿子,丈夫高于妻子。这种伦理制度虽然促进了社会的和谐有序,但从根本上也扼杀了个人的自由与个性,个人不能怀疑权威,怀疑就要受到谴责。个人的独立思考和发明创造往往被集体的名义所抹杀,这使得中国漫长的历史虽有着较为发达的常识和哲学,却没有形成系统的科学概念和体系;2、以继承为主,缺乏创新意识:在中国人眼里,农业是安身立命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