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90秒突破.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六尺巷”的故事:清朝康熙年间,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的张英,其在桐城的祖居与吴姓人家为邻。对方欲越界盖房,家人遂驰书京华禀告,张英写了一首诗作复:“一纸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见诗,让地三尺;吴姓人家深感其义,也退让三尺,这样就诞生了“六尺巷”。 (二)小学课本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小花羊和小白羊从桥的两头同时走上了独木桥,走到桥中间碰头了。两只羊都争着要先过独木桥,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打起架来,结果同时掉进了河里。 * 湖南省2005高考作文评卷组组长湖南师范大学陈果安教授在一次报告会上这样说—— 我们评卷就是根据“评分标准”来评。“评分标准”的第一条就是“扣题”。我们将扣题分为四等:切合题意;符合题意;基本符合题意;偏离题意。考生很好地把握了话题的内容要求和限制,不偏不漏、不折不扣地按要求作文,属第一等,赋分21-25分;题意把握得比较准确,所写内容基本在话题的要求和限制之内,属符合题意,赋分为16-20分;如是立意不明或“打擦边球”,则属于基本符合题意,赋分在11-15分;如果完全与话题不搭界,另起炉灶,则是偏离题意,评分只能在10分以内。 一、误解话题 例一:以“留给明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2005年天津卷) 例二:以“自嘲”为话题写一篇作文(2005年重庆卷) 二、忽视题引 例如:2004年辽宁卷作文题中有这样一段题引:“这位母亲的话令人深思。功成名就,确实令人骄傲;但平凡充实,也足以令人自豪。请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就“平凡与自豪”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三、不看要求 四、表达失当 一、审问之 1、探询背景材料,弄清暗示或倾向。 2、审问题引材料,明确题材范围。 3、审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深入思考话题的隐含条件和限制。 4、审问作文的限制条件,明确自由度有多大。 二、明辨之 1、词语比较法 2、明辨关系法 3、寓意分析法 4、造句拓展法 三、慎思之 四、笃行之 下面是一篇以“离别”为话题的作文片断: 其实我们又何必泪洒离别间呢?月有圆缺,人有离合,此事古难全。是什么,让我们泪眼蒙蒙?是什么,让我们难重逢?是什么,让我们各奔西东?亲爱的你,你去了哪里?三年的时光犹如一朵花,轻轻地绽开,却又悄然逝去;三年的时光也像美丽的千纸鹤,在生命的天空中,踩着云朵轻轻地飞过,留下的,是道浅浅的泪痕,却深深地烙在我们心中。 这段话,文字不可谓不美,从大的范围来看,它扣住了“离别”这个话题。但是,具体到文章中来看,作者已选定一个写作角度:何必泪洒离别间。这时如果还抱着“离别”话题不放,大谈离别的伤感,就偏离了文章的本意,至少是不切题。因此,修改本文段,一定要围绕第一句话来阐述,突出不必“泪洒离别间”这一中心。 其实我们又何必泪洒离别间呢?月有圆缺,人有离合,此事古难全。短暂的离别之后我们将迎来幸福的相逢,长久相守,离别会让我们更加感知以相逢相守的来之不易。面对离别,如果我们能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之感,能有“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之心,能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之悟,那么,不管我们身在何方,我们都不会感到寂寞,都不会因离别而伤感了。况且,时代的站台,已缩短了远方与远方的距离,心与心的距离。面对离别,许多人已走出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冷艳,已走出了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怆,已走出了郑谷“君向潇湘我向秦”的惆怅…… 改后的文字紧扣段首中心句行文,引用诗词,联系现实,充分地阐述了不必伤离别的理由,这样一改,就十分切合题意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后生来到一座禅院,在与老禅者品茗时冷不防问道:“什么是团团转?” “皆因绳未断。”老禅师随口答道。 后生听了顿时目瞪口呆。原来他在来的路上,看到一头拴在树上的牛,想离开拴它的树,转来转去都不得脱身。他以为师父没看见,肯定答不出来,哪知师父出口就答对了。 老禅者微笑着说:“你问的是事,我答的是理,你问的是牛被绳缚而不得脱,我答的是心被俗物纠缠而不得超脱,一理通百事啊。” 后生恍然大悟! 我们的人生,不也常常被某些无形的绳索牵住吗?请以“斩断缚心的绳索”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假如你是阅卷场的老师,你如何评价下面这篇文章? 斩断缚心的绳索 拴在树上的牛想离开这棵树,到草地上去吃草,结果转过来转过去都不得脱身。为什么呢?是因为被绳缚住了。我们的人生,不也常常被某些无形的绳索缚住了吗? 人生如棋,难免会有一着之失;人生如路,难免会有一点儿坎坷。身处于逆境时,你是否心乱如麻,是否非常沮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oon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