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节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机械制造工艺学 .ppt

第2章 节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机械制造工艺学 .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章 节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机械制造工艺学 .ppt

精磨余量 查a-8表P243 直径余量0.1mm 粗磨余量 直径余0.3mm 余量公差IT9 半精车余量 查表A-7P242 直径余量1.3mm 余量公差 粗车余量 直径余量2.0mm 余量公差IT12-13 1.总余量 0.1+0.3+1.3+2.0=3.7mm 2.各工序尺寸: 精磨后:Φ42 粗磨后: Φ42.1 半精车后: Φ42.4 粗车后: Φ43.7 毛胚: Φ45.7(可采用Φ46的圆钢) 各工序公差:查公差表,按入体原则标注 见P39 练习: 加工如图所示轮盘的孔。已知加工路线为:扩、粗镗、半精镗、精镗、精磨。毛坯为锻件,孔已锻出,求各工序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 三、 尺寸链(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 (一)概述 举例1(测量尺寸链) 在图示工件中,各尺寸如图,由于尺寸200+0.15 不便直接测量,试重新给出测量该尺寸及其公差。 可以采用测量L4的值,通过计算获得200+0.15的尺寸要求 可以采用测量L4的值,通过计算获得200+0.15的尺寸要求 可以绘出一个首位相连的尺寸。 见下图 例2(装配尺寸链图) 活塞部件如下图,各组成零件有关尺寸均示于 图中,试用极值法计算活塞行程的极限尺寸。 例3(工艺尺寸链) 一批小轴,其工艺过程如下: 1)车外圆Ф20.60-0.04 2)渗炭淬火 3)磨外圆至Ф200-0.02 4)试计算保证磨外圆后的淬火层深度为0.7~1.0mm的“渗碳工序渗入深度t ” 1.尺寸链的定义及特征 1)尺寸链定义:由相互连接的尺寸形成的封闭尺寸组。 2)尺寸链特点: ①尺寸链的封闭性:互相关联的尺寸,首尾相连形成封闭 形式。 ②尺寸链的制约性。某一尺寸的变化必将引起其他尺寸的 变化。 2.尺寸链的组成和尺寸链的画法 环:尺寸链中每一个尺寸 简称为环。 环分为两类:封闭环和组 成环 1)封闭环:加工、测量或制造中最后自然形成的尺寸。 封闭环的实际尺寸受到 其他尺寸的影响。 2)组成环: 封闭环除外的其他各尺 寸均称为组成环。 ①增环: 在其他组成环不变的 情况下,某一组成环 的尺寸增大,则封闭 环的尺寸随之增大; 若该尺寸减小,则封 闭环尺寸也随之减 小。 即组成环尺寸变化引 起封闭环尺寸发生同 向变化。 ②减环: 在其他组成环不变的情 况下,某一组成环的尺 寸增大,则封闭环的尺 寸随之减小;若该尺寸 减小,则封闭环尺寸也 随之增大。 即组成环尺寸变化引起 封闭环尺寸发生反向变 化。 ③补偿环(一般用于装配补偿) 在计算尺寸链时,预先选定某一个组成环,通过改变 该环的尺寸大小,使封闭环达到规定的要求。 2)工件表面间相互位置要求原则 保证工件上加工表面与不加工表面间的相互位置要求,应以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如工件上有较多的不加工表面,应以其中与加工表面相互位置要求较高的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 采用外圆为基准加工内孔,保证了内孔与外圆的位置精度 加工φ22时,应以φ40为基准,采用定心夹紧机构使外圆与所加工的孔同轴,保证壁厚均匀。 3)余量足够的原则 如果零件上各个表面均需加工,则以加工余量最小的表面作为粗基准。 以φ50为粗基准加工φ100,再以已加工好的φ100为基准加工φ50,保证加工φ50外圆时有足够的余量 4)定位可靠原则 作为粗基准的表面,应选用比较可靠、平整光洁的表面,以使定位准确、夹紧可靠。 5)(粗基准)不重复使用原则 基准的定位精度低,在同一尺寸方向上只允许作用一次,不准重复使用,否则定位误差太大。 阶梯轴的加工:毛坯面的定位精度较低,两次使用必然造成两端加工后的外圆较大的同轴度误差。 2、精基准的选择原则 选择精基准时,重点考虑如何减少误差,保证加工 精度和安装方便,选择原则: 1)基准重合原则 尽可能选用零件设计基准为定位基准, 以避免产生基准不重合误差。 支架零件,孔的设计基准是1平面,定位基准则是底平面,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存在基准不重合误差δB采用1平面定位则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消除了基准不重合误差δB 2)基准统一原则 应尽可能选用统一的精基准定位加工各 表面,以保证各表面之间的相互位置精度。 上图阶梯轴的加工,为保证各表面之间的位置精度,应选择两端的中心孔作为统一的定位基准,进行加工。 箱体的加工,为保证各表面之间的位置精度,应选择一面两孔作为统一的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