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日维新和新政时期教育发展.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戊戌变法时期的教育改革 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在封建势力的摧残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下缓慢地发展,从官僚、地主和商人中转化出民族资产阶级,自七十年代开始出现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以后,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开始转变为爱国救亡运动,即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倡导的维新变法运动,共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用光绪皇帝的名义颁布上谕,命督抚以上大臣就朝章国政、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制财政等问题详细议奏。4月21日,又下令成立了以庆亲王奕为首的“督办政务处”,作为筹划推行“新政”的专门机构,任李鸿章、荣禄、昆冈、王文韶、鹿传霖为督办政务大臣,刘坤一、张之洞(后又增加袁世凯)为参予政务大臣,总揽一切“新政”事宜。 ? ?? ??? 1901年到1905年,清政府连续颁布了一系列“新政”上谕,主要内容有: 第一,筹饷练兵。编练“新军”是清政府“新政”的主要内容之一。 第二,振兴商务,奖励实业。 第三,废科举,育才兴学 第四,改革官制,整顿吏治。 分析大学堂课程设置 大学堂,分立八科,八科课目如下: 经学科:周易学、尚书学、毛诗学、春秋左传学、春秋三传学、周礼学、仪礼学。。。11门 政治学:政治、法律。。。2门 文学科:中国史学、万能国史学、中外地理、中国文学、英国文学、法国文学、俄国文学、德国文学、日本文学。 医学科:医学、药学 格致科:算学、星学 农科 工科 商科 对清末学制的评价 清末学制的保守性: 1、中体西用是清末学制的灵魂(教育宗旨;重读经讲经;管理规则体现封建专制性) 2、清末学制保留浓厚的科举色彩 3、女子受教育权仍被剥夺 4、清末学制基本照搬日本19世纪末的学制。 5、私人不能开办高等学校,私立中小学校不设法律、政治、军事学课。 清末学制与传统的封建教育制度相比,具有显著的进步意义: 第一次把学校教育制度化、系统化,并将实业教育、师范教育列入学制系统。 第一次以国家法令的名义,把自然科学及图画、音乐、体育等课程列入各类学校的教学内容之中。 把教育作为一门专门学科加以重视,并注意教学方法的改进。 与中国传统的学校制度比较 不足 正规教育多出于私立和自愿,缺乏公共管理机构。 正规教育的许多功能没有,如职业教育。 没有固定的、循序渐进的学校系统 优点 世俗化教育 学校教育较规范化 中央官学、书院、私塾相对独立的系统 2、废除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的废除可分三步: 其一,改革科举内容。1875年礼部奏请开艺学科。1901年清政府实行新政,明令废八股,改试策论。 其二,递减科举取士名额。 其三,清政府于1905年9月下令,停止科举。 中国传统社会和近代社会的分水岭。 晚清中国新教育发展 学校数量增加 推进学制的措施 书院改学堂 省会书院---专门学堂 府书院---中学 县书院—小学堂 行政措施 学部 学务公所 劝学所 经费 省会—官费 府州县—公款、庙产 劝学所—就地筹款 乡民毁学暴动 公款、庙产、自治经费抽取 办学之人即筹款之人 晚清新学生社会相 河南观察取妻 河南某观察丧妻,谋续娶,以友人作伐,聘南中一女学生,年三十八矣。既诹吉,谴纪纲个先期迎至汴,偕埏仅一女之表兄耳。迨吉日迎娶交拜毕,甫入房换妆,女谓仆媪曰:”速请老爷来,我须开谈判矣。“某至,女曰:“我此来仅能留一星期耳,届时我须行。我方为某处某某学堂教员,学生尚有一学期毕业,我不能半途而废也。“某默然。至期,果不携一仆一婢,只身偕其表兄行矣。某至此嗒焉若丧。闻其送妆时,以一亭置其毕业文凭,过市,人有视之者,则一初等女小学堂之文凭也。 《汪穰卿笔记》,卷四,杂记 中国教育史(下) 1898年6月23日,光绪帝谕自下科为始,乡、会试及童岁科各试,向用《四书》文者,一律改试策论。这就是说,进士、举人、秀才的考试,原来的八股文一律改为策论。规定以后一切考试、取士要以讲求实学、实政为主。在规定的考试之外,还开设考试经世致用的学问——经济特科(法律、财政、外交、物理学),以选拔新政人才。维新运动失败后,八股文虽曾被顽固派一度恢复,但很快又被停止了。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 “故深知中国实情者,莫不谓八股为致弱之根源”。 《变法通议》 ——梁启超 1.废除八股,改革科举制度。 八股——破题,承题,起讲,四比(提比、中比、后比、束比),收合。 2.在北京设立京师大学堂 京师大学堂的设立,早在“百日维新”前就有议论,“新政”开始,便着手开办。将原设官书局和译书局并入大学堂,利用官书局原址。按光绪的指令:“京

文档评论(0)

好文精选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