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核心考点总动员+Word版含解析.docVIP

专题02+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核心考点总动员+Word版含解析.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母题再现】 高考选题: (2017年北京卷17)17、有同学以14年抗战为题材,制作了“抗战史事示意图”(图7),其中五个序号代表五个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 “宝岛回归” ②“家园沦陷” ③“血战台儿庄” ④“全民族抵抗的枪声” ⑤“中共七大召开” ①②③④⑤ B. ④③⑤①② C. ②③④⑤① D. ②④③⑤① 【答案】D 【解析】 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结束,十四年抗战。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 【名师点睛】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制造事端、挑起战争,国民政府则采取妥协政策避免冲突扩大。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12月9日重庆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抗战时间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结束,共十四年抗战。 解题技巧:  图形试题是以简表、历史图片、图表和历史地图等作为载体而命制的一种重要题型。从命题形式来看,图片主要包括有关历史场面的历史照片、漫画、邮票、宣传画、美术作品、宣传标语、历史文物、历史遗迹、历史地图等,它们能够反映各个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科技、思想、文化的一些社会特征。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图表历史信息,挖掘图片、图表反映的历史时期蕴涵的历史观点、历史本质及其历史结论等能力。   这类问题的解题方法:①充分利用和挖掘图片、图表信息,尤其要注意观察捕捉与所学知识有关联的细节,运用历史知识分析把握信息的内涵和本质特征。②尤其重视图片图表的时间标志、注释说明、文字解释,将其定位到特定的历史阶段,调动该阶段相关的历史特征和历史结论,开拓思路,展开合理的历史想象来解决问题,切不可凭感觉判断。③从整体上观察图表、图片所反映的一般趋势和规律,在注意到图片图表的细节问题的同时,变换角度,从局部到整体来观察,通过对整体信息的类比整合,推理出结论。解答此类试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考虑: 新民主主义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同点是:一、两个革命同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二、革命的主要敌人都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三、革命的动力都是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革命的主要手段都是武装斗争。 两个革命的不同点是:一、领导阶级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民族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二、指导思想不同:前者是三民主义,后者是毛泽东思想。三、革命前途不同:前者是资本主义,后者是社会主义。四、革命彻底性和群众广泛不同:后者超过前者。 10)1910年,清政府设立资政院“以立议院基础”。资政院议员部分由皇帝钦定,部分由选举产生。其职责包括议决国家军政大师、审议财政预算和修订法律等,议决事项须“具奏,恭候圣裁”。此次改革 A.实践了英国式君主立宪制 B.加强了皇帝个人的独裁统治 C.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D.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答案】C 【考点定位】近代民主主义革命?清末预备立宪?预备立宪的实质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考生对晚清预备立宪的认识,考查考生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时空意识和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晚清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清政府逐渐意识到“变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901年,清政府终于宣布实行“新政”。之后又推出“预备立宪”。试图通过法律的变革和“宪政”的允诺最终实现“皇位永固”。事实证明,这些举措加剧了中央与地方、满汉之间、阶级之间的矛盾,引起了社会的极大混乱,加速了它的覆灭。但是,清末修律客观上奠定了中国近代法制的基础,基本完成了从古代法制向近代法制的转变。 高频考点二 【例2】(2017年新课标Ⅲ卷文综历史30)1949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 A.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阵营 B.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 C.切断了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 D.反映出“另起炉灶”外交政策的确立 【答案】B 【解析】渡江战役时期,新中国尚未成立,还不是社会主义阵营成员,故A项错误;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捍卫了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等主权,否定了列强在华特权,故B项正确;这一行动只是使列强退出长江流域,西方国家还可以通过东南沿海等地援助国民党,故C项错误;“另起炉灶”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外交政策,故D项错误。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oon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