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张学良赴京请罪认识.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张学良赴京请罪认识

对张学良赴京请罪认识   摘要:本文通过写西安事变中张学良陪蒋回南京一事,我认为张学良将军此举有些过于鲁莽他个人的安危是小,东北军和西北抗日大局得失是大,不能自己不顾后果轻易送蒋,即便送蒋也必须有条件的。我认为张学良将军此举有些过于鲁莽;不应该送蒋,以历史为依据,分析张学良不该送的原因;另外,从中可见蒋介石的为人阴险的一面,阐述个人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张学良 蒋介石 西安事变 东北军      一、西安事变的简况和结局    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西北军领袖杨虎城一直反对内战,主张和平统一国家,一致对外于1936年12月12日,在西安扣留了蒋介石,目的是“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西安事变最终以蒋中正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的主张,导致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而和平解决。在和平解决之后,张学良将军跟随蒋介石赴南京负荆请罪,在当时的历史条件???,周恩来、蒋介石、杨虎城以及东北军和西北军的许多将士都反对张学良送蒋介石去南京的计划,只有宋美龄是支持的。对于张学良将军到底该不该送蒋一事,有很多评论,本人在此发表自己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二、张杨释蒋以及张学良送蒋的原因    张学良出生于封建军阀的家庭,他有一种封建的爱国思想的,张学良还说过:“领袖就是一个活菩萨,如今我已经把他扳倒了,我在自行把他扶起来,他若有灵,我拿脑袋疼他,不能不给他磕头。”[1]707张学良对蒋介石太过于信任了,他应该多了解蒋的过去。张还说:“只要他承认我们了我们的条件,就让他走,签不签字没有什么关系。签了字,要撕毁,还不是一样的撕毁?”[1]696 “蒋介石提出两项原则:“一是由宋氏兄妹代表他谈判,他不出头;二是商定的条件,他以领袖人格保证,回到南京蒋分条逐步执行,但在西安不签字,不公布或对外有什么公开表示”。 [1]691   张学良有一种侠客的意气。他觉得,自己于公是蒋的下级,于私是蒋的兄弟,本次事变,让蒋下不来台,需要以自我羞辱来让蒋出一口气。让各方面也说得过去。张学良认为他的送蒋之举有以下几个点:   一、有利于敦促蒋介石兑现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诺言,使蒋不至于反悔。让蒋看到,张式是守信的,履行只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诺言,就送他回南京的诺言,以此敦促蒋也要信守诺言,张学良说:“我亲自送他去,也是向他讨债的意思,是他答应我们的事不能反悔。”政治是钢铁般的无情。蒋历来只许文人反对他,决不允许武人反对他,邓演达被杀就是一个证明。[2]315   二、送蒋是可以缓和与蒋介石之间的关系。张学良一直认为,他的作为是光明磊落的,他实行的是下对上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的“兵谏”。决不是想取而代之。所以他觉得自己“心底无私天地宽”。他认为,蒋介石不会把他处理的太严重,特别是蒋介石不会夺他的兵权。实际上,他只对了一半张学良难道没有考虑到蒋不讲信义此举的后果吗?张学良不会不考虑,但是他明知艰险,却勇往直前。张学良认为送蒋危险但不失为高明,“一抓一放”千古美谈,还能助蒋恢复威信,打击南京亲日派的气焰。张学良自比廉颇并不为过,但蒋介石却不是蔺相如,他没有蔺相如的胸怀,他是一个心胸狭隘的人,缺乏一领袖人物宽宏大量的气魄明知蒋介石不可能有蔺相如那样的胸襟,其仍然坚持再演一次“将相和”[3]318周恩来叹息说:“唉!张汉卿就是看《连环套》那些旧戏看坏了,现在不但要‘摆队送天霸’,而且还要‘负荆请罪啊’!”[4]10    张学良于12月26日给蒋介石写了请罪书。称:“介公委座钧鉴:学生生性鲁莽粗野,而造成此次违犯纪律不敬事件之大罪,腼颜随节来京,是以至诚,愿受钧座之责罚,处以应得之罪,振纲纪,警将来,凡有利于国者,学良万死不辞,乞钧座不必年级私情有所顾虑也” [6]1106    张学良这一举措,表明了他为国家和民族无私无畏的人格,但是他的真诚和良苦用心,但是他有些问题还没有考虑。周恩来赠送给张学良两句话,‘政治是无情的’,‘一失足成千古恨’。历史证明这两句话印证了张学良的结局。   三、个人对张送蒋回南京的认识    首先,我们看蒋以个人领袖的人格担保,不在书面签字,让当时的人以及以后的人知道他所说过的,如果当时签了字,然后秘密保存,一样别人不知道,有什么不可以呢?当年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宋美龄、周恩来、张学良、宋子文五个人彻夜长谈的内容至今还是一个谜。人们还是不知道啊!而且张去南京前说:“我想,我既然敢捉,就敢放;敢放,就敢送。”其实在这一点,历史证明张学良又一次“判断错误”试想,想捉就捉,想放就放,想送就送,这岂不是一而再、再而三玩最高当权者于股掌之上吗?难道这不是其更为忌讳、更丢面子的举措吗?[1]697抛开张学良与蒋个人私人感情讲,我们想下:那样这不是对蒋介石的权利的一种挑战吗?以后如果有人在像类似的此举,蒋的性命难保.他怎么能将这样的重要的事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