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人晚年大陆情怀.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孙立人晚年大陆情怀

孙立人晚年大陆情怀   为纪念抗日名将孙立人诞辰110周年,将军故乡安徽庐江有关部门近期扩大修复了其故居,并重新对外开放。孙将军的两个儿子及其他亲属、海内外有关专家学者以及其他方面人士前来拜谒。         率远征军以一当十救英军      1900年12月8日,孙立人出生于安徽巢湖庐江金牛镇,并一直在此度过童年,5岁生母去世,7岁入家学,9岁随在山东青岛任知府的父亲去青岛上学。正是在这里,他最早萌生了要从军报国的志向。于是,清华学堂毕业后,他去美国普渡大学学习土木工程;毕业后,虽然已拿到了执业资格证书,但他仍然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报考了弗吉尼亚军校,投笔从戎。淞沪战役打响后,他率领税警第四团先是投入大场一带作战,随后又坚守苏州河南岸同日寇激战17天,就在即将撤退时身负重伤。由于不是黄埔系,善战的孙立人随后被蒋介石闲置,当听说将组建远征军??缅作战,他立即向蒋介石主动请缨。   在前期的溃败中,孙立人在仁安羌以不到1000人的兵力,解救出被近万名日军包围的7000多名英军以及已被日军俘虏的英军官兵、传教士和新闻记者逾500人。此战是远征军入缅的第一个胜仗,特别是在双方实力如此悬殊的条件下取得的,立即轰动全球,并获得了美英两国首脑的嘉奖。在第二次缅甸战役和后期反攻缅北战斗中,孙立人打通了中国抗战重要生命运输线滇缅公路,以出神入化的军事艺术,打得日寇闻风丧胆。据有关史料,孙立人率部击毙击伤日军10多万人,是中国抗日战争国共两党军队中歼灭日军最多的部队,是正面战场中几乎没有打过败仗的部队。特别是他率领新编三十八师较为完整地消灭了日军十八师团,缴获其印章,使得缅北丛林成了这批参加攻占南京、参与南京大屠杀的侩子手们的坟墓。战后,有人称他为“丛林之狐”,有人称他为“二战名将”,有人称他为“东风隆美尔”。      一杯牛奶寄哀思      1955年,因部署所谓“共谍案”,孙立人在台湾被软禁,直至1988年解禁,成了第二个张学良。故乡此次纪念活动中,有关部门编印了《二战名将孙立人――孙立人将军诞辰110周年纪念文集》,书中收入子女们写的回忆文章。在台湾的日子里,孙立人强烈地怀念着大陆那些曾经培育过他的地方,那些和他一同征战并付出生命的战友。他在卧室旁种了一棵紫白两种花色的茉莉花。孩子们一开始不解,他告诉他们,“这是我们清华的校色。”孙立人常常给他们讲当年在清华读书的故事,表示读清华的那几年是他年轻时最快乐的时日。由此他又对孩子们产生了一个执拗的要求,即使他们将来考得再好,首选必须是清华。长子孙安平高考时成绩考得就很好,虽然能上台大,也很想上台大,但还是听从了父亲的意愿,上了清华,后来的三个弟妹同样如此。   子女们看到父亲每天早晨总是会喝一杯由脱脂奶粉冲泡的热牛奶,喝完之后,总会往杯子里再倒半杯白开水涮涮,把带着牛奶味的开水也喝完。有一天父亲告诉他们,这是从抗日战争缅甸战场上开始养成的习惯。当时作战的粮食弹药补给,多数仰赖美国空军的空投,其中也有浓缩的罐头牛奶――炼乳,必须先加开水冲淡才能饮用,基于爱惜物资的心理,即使是空的炼乳罐头丢弃前也总要再拿开水涮涮――这和当时大后方大发国难财的达官显宦们构成很大的反差。于是孩子们理解了:“爸爸时时刻刻都在悼念当年死难的国军同胞们。”于是孩子们也开始以父亲为榜样,无时无刻不在怀念父亲。      筹集6000美元为部下修墓      正是这种对当年在抗战战场上牺牲同伴的怀念,促使孙立人在解除软禁实则仍不自由、身体每况愈下的情况下,开始紧迫地寻找牺牲的同伴在大陆的后代,关注他们的墓地。他对齐学启的墓尤其关心。齐学启是他的副师长,当年被俘牺牲。恢复自由后,孙立人首先想到的几个问题中就有在大陆的齐学启的后人情况如何,以及他的坟墓状况。当得知齐学启的墓地被毁的消息,近90高龄的孙立人寝食不安。孙立人在台湾筹集6000美元(当时折合5万元人民币),委托有关人员重建齐学启墓。从寻找墓地到把墓重新建好,历时近一年。   孙立人晚年常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想到父母,他想到了他们现在的墓地――1989年清明节后,孙立人旧部潘德辉先生回大陆探亲,将军函托他到庐江,代为祭祖,“一则离家已久,对故乡思念甚殷。再则祖先坟墓不知尚完好否,亦日夜不能去心也”。潘先生回来后,得知父母墓地仍在后,1990年3月29日,孙立人专派孙安平回乡祭奠。对当地有关部门的热情接待与安排,孙安平回去汇报后,孙立人于5月中旬来信表示感激,遗憾的是将军最终未能亲自回来祭拜。      用军礼送客      吴文藻先生和孙立人是清华同学,1923年8月17日同船赴美,冰心虽然那时与他们都不认识,但也在船上。吴先生他们这帮同学,曾借用以前一种有站立人儿图案的银元的称谓“站人儿”谐孙立人的名字,称他“站人儿”,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