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荃,郁达夫结发夫人.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孙荃,郁达夫结发夫人

孙荃,郁达夫结发夫人      堂屋里挂着一幅郁达夫的放大遗像……每逢清明、中秋、新年这三个大节,这位一直苦守在富春江畔满舟弄故屋里的老太太总要把平日不用的大八仙桌抬出堂屋门口,虽然终年吃素,这时她也会破例去买回一些荤腥,烹烧焐炖得香喷喷的,一一放到八仙桌上供奉曾经遗弃她的丈夫、不幸沦落海外的孤魂……      白净的颜面,高耸的颧骨,薄薄的嘴唇,两眼炯炯有神,聊起天来富有感染力……郁达夫这位大文豪我没有见过,但他的形象非常清晰,因为我曾与郁天明先生有一面之缘,而且还与郁飞先生在浙江人民出版社共事过,午休时睡一个房间。郁飞说过:父亲郁达夫死得太早,1945年二战结束后,在苏门答腊岛被尚未放下武器的日本宪兵杀害,年仅四十八岁。近半个世纪来的风风雨雨淡化了他,人们不可能像熟识郭沫若形象那样认识郁达夫。但是我长得与他一模一样,可以说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呀。   郁天明与郁飞在容貌体态上有着惊人的相似,虽然他俩是同父异母的胞兄弟。郁天明是郁达夫和孙荃的儿子,郁飞是郁达夫和王映霞的儿子。      才女,出身非凡的家族      孙荃的名字原来叫兰坡,订婚后郁达夫给她改名为荃。为此1917年10月16日,在日本名古屋八高读书的郁达夫还写了这首诗――   赠君名号报君知,两字兰荃出楚辞。   别有伤心深意在,离人芳草最相思。   孙兰坡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九月二十一日生于浙江富阳大青乡宵井村的大户乡绅之家。宵井孙家据说是三国东吴孙权的后裔。孙兰坡的父亲除了拥有祖业外,还在贝山寺经营造纸业。他富有而知书明理,在村中用自己的宅屋办书塾。他的一个儿子是秀才,另一个儿子是日本留学生。他十分钟爱自己的女儿兰坡。但清末民初,富阳县城的洋学堂也不收女学生,因此孙兰坡只能在自家私塾里读了几年书便辍学了。好在她有一个书香氛围颇浓的家庭,有她爱读的唐诗。诗里那些闺怨、春怅、秋愁、别哀的句子,很能拨动这位少女的心弦,同时还可以去向她的大哥孙伊清请教。如此熏陶、练习,闺中的兰坡也能下笔赋诗了。      她所受到的传统训练便是女红,她的针线功夫也是百里挑一。裹粽子更是她的绝活:煮熟的粽子剥开来,有棱有角,一粒米饭都不粘在粽箬上,这一声誉名扬乡里,凡婚嫁人家都争着请她去裹“娶亲粽”。   孙兰坡是个美人儿,大眼睛,挺直鼻梁,瓜子儿脸庞,既能干,又有文化,家里又富有,凡是见过她的人都说,能娶来这样的小姐做媳妇,那是前世修来的福分!这福分给富阳县城里的郁家三儿子郁文(达夫)沾上了。郁家此时已家道中落。郁达夫三岁时,在县衙当司事兼行医的父亲因病亡故了。一家老少六口――祖母、母亲、郁氏三兄弟一姐姐――全靠郁母独力支撑,把三间住屋、六亩薄田,以及 “庄书”(登记庄内田、地、塘、山、宅的册籍)抵出,将郁华(曼陀)、郁浩(养吾)、郁文(达夫)三子送出山城,上了高等学府,老大与老三还东渡留学日本。陆氏,是一位颇有魄力、令三个儿子敬畏的寡妇。是她的主张,娶进大青首富人家的女儿兰坡做自己的儿媳妇。   其实郁、孙两家原是老亲。据郁家宗谱记载,祖上富阳郁宸章与宵井下台门孙天佑结义一生,情同手足。他们死后,两家后人遵遗嘱,将他俩合穴葬在屠山。郁、孙两家后人常一起去扫墓。郁家曾有两代男子娶大青宵井孙家女儿做媳妇。郁达夫母亲陆氏的娘家也在大青乡。还因为郁家是“庄书人家”,郁、孙两家经常走动,彼此家风家底都十分了解。   如此通家之谊,郁达夫与孙荃的结合也顺理成章。郁家那时家道中落,连郁达夫自己也感觉“我所经验到的最初的感觉,便是饥饿”。但是老泰山看重郁家的是书香世家,三个儿子都奋进求学,前程似锦,因此他愿意接受郁达夫这位乘龙快婿。1917年8月28日,留学日本名古屋第八高等学校的郁达夫,趁暑假回国返乡,与孙兰坡订婚。时郁达夫二十二岁,孙兰坡二十一岁。      西楼,留着他俩的唱和      郁达夫的知交郭沫若说过,“达夫的诗词实在比他的小说或者散文还好”。达夫有幸,他早早地遇到了知音,能够同他唱和的伴侣。他一生中曾有四个女人走进他的生活,但唯有结发草荆孙荃理解他那感伤而耐人寻味的诗词。   郁达夫与孙荃订婚返回日本之后,接着便是阳历岁末,他从名古屋写了一张明信片给未婚妻,书七律一首――      人来海外名方贱,梦返江南岁已迟。   多病所须唯药物,此生难了是相思。   富春江畔呼应的是未婚妻孙荃的无限柔情――   淋漓襟上旧啼痕,难断柔情一寸根。   正尔愁心无托处,何堪梦里遇游魂。   因为经常与未婚夫唱和,又因为郁达夫要她多读晚唐诗,感受李商隐的纤巧神韵,孙荃的七绝大有进步。1919年1月17日,郁达夫将心上人的《有感》一首与他在1917年写的《奉赠》一起发表在杭州《之江日报》上,难分千秋――   一纸家书抵万金,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