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文学论文-《全宋诗》证误举例
古代文学论文-《全宋诗》证误举例 傅璇琮领衔主编的《全宋诗》,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古籍整理项目,成书72册,凡3785卷,收九千余人诗作,其集千万书于一书的盛举无疑是功德无量的。尤其是对有文集传世作者佚诗的补遗和无集传世宋人诗作的广搜博采,就更为学者造福,可省读者无数翻检之劳。但同样不可忽视的是:总集编纂的要求是不错、不漏、不重,如以这个标准衡量,无疑《全宋诗》的修订、完善尚有很长的路要走。1998年底,该书正编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齐后,与媒体不遗馀力的追捧炒作和屡获大奖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笔者极有限的阅读范畴中,仅见海内外数十位学者约近200篇札记或补白中涉及数千例《全宋诗》的错、漏、重,小传的失误则很少涉及,即存在订与补的失衡现象。 笔者时因专题研究之需而查阅和翻检《全宋诗》,合计总量约3册,仅占全书4%左右,就发现有各种问题上千例之多。由于这种发现多产生在校核是书所引原典资料的过程中,因此就具备了某种随机抽样的性质。虽然笔者尚未通读全书,目前还无法对《全宋诗》编纂的得失作出全面的评价,但从已发现的问题看,情况相当严重而不容忽视,有些舛误、硬伤还十分离奇、出格,甚至令人匪夷所思。《全宋诗》卷首“编纂说明”中对前人编总集的失误讥评甚苛,如称四库馆臣因“草率和缺少知识”,“张冠李戴,所在多有。”不幸的是,《全宋诗》编者也未能避免重蹈覆辙,误收的情况屡见不鲜,导致了“新的混乱”。尤其在辑佚补遗部分,失考的情况极为严重。另一个更严重的问题是作主小传编写。此外,在作品重出、版本选用及文字校勘、注文按语等方面也存在许多问题。究其原因,正如编者坦言:“我们对宋代文学和宋代史料还缺乏研究。”(《全宋诗·编纂说明》) 就总集的编修而言,整理、补遗者及编者的学养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整理及补遗、编者水平的参差,决定了《全宋诗》各卷、册间质量的良莠不齐。从客观原因分析,宋诗总集编辑的难度远胜《全唐诗》,由于印刷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宋代文史资料浩如烟海,多亟待整理;较之已基本整理完成的唐代资料有几何级数的增长。而其中的笔记、小说、诗话、方志、类书中所收宋诗,真伪杂糅、张冠李戴等可信度低的情况普遍存在,使用时须经鉴别考辨,切忌拾到篮里便是菜。但毋庸置疑,现代的知识水平、资料条件及信息手段是古人无法比拟的,纵然难度极大,我们完全有可能也应该比前人——如清修《全唐诗》做得更好。 由于篇幅的限制,今拟从已发现的上千例舛误中筛选出100余例,加以必要的归纳和分类。选作辨析之例的标准,一是尽可能兼顾不同类型;二是只作简单考订和说明即能说清是非者。有些虽错得比较离奇出格但专业性较强又需作较详考证者,拟另文探讨。本文主要辨证小传编写、误收重出及补遗辑佚等几个方面,底本及参校本的取舍、文字校勘及注文、按语的撰写等失误仅在必要时偶有涉及,尽可能以最简洁的文字说清致误原因。本文首列需辨证的内容,标《全宋诗》卷数,必要时括注册/页数,宋代常见书目用简称,如《续资治通鉴长编》简作《长编》等。为了便于读者对《全宋诗》错误的程度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笔者先就胡太初《开庆临汀志》(刊《永乐大典》卷7889~7995)作一剖析,以窥豹一斑、见微知著。然后再分三个方面进行考察。 一、从《临汀志》看《全宋诗》的修纂 《永乐大典》本《临汀志》收宋人诗凡100余首(包括联、句),涉及作主55人。其中郭祥正、洪刍、蒋之奇、李纲等4人或因文集尚存,或因数量较多,未及考核,仅对只有少量佚诗或联句的其余51人对照《全宋诗》进行了检核。就发现小传失考、误收重出、失收漏辑、版本校勘、编者拟题等方面的许多问题。《大典》是《全宋诗》编者辑佚的主要来源之一,《临汀志》比较完整地保存在《大典》卷7889~7895中,是《全宋诗》编者使用较好的一部书,但还是留下了不少遗憾。今分述如下。 (1)方开之??《全宋诗》卷1661(29/18602)方开之小传云:“后通判汀州”。据《临汀志·通判题名》为政和七年(1117),此失考时间,应补。 (2)张宪武??《全宋诗》卷1661(29/18610)小传可补:字演翁,绍兴九年(1139)知汀州。编者小传未用始出史料(《大典》卷7891引《临汀志》),殆失考。又小传称其南平人,政和五年(1115)进士;而四库本《福建通志》卷33却作瓯宁人,宣和二年(1120)进士。特录以考异。其所录诗,《临汀志》题作《题六柳堂》,极是。宋人无直呼交游名之理,编者拟题中“王宗哲”三字应删。 (3)朱诜??《全宋诗》卷3755(72/45283)据《诗苑众芳》收其诗二首,作者小传失考宦历及时代,误系于不知时代者流。今考《大典》卷7893引《临汀志·郡县官题名》:宝祐四年(1256)十月,以朝散大夫知汀州,六年十一月任满交政。《大典》卷7240引《临汀志》存其佚诗《清心堂》一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