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道教与中国社会专题2.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道教与中国社会专题2

第四讲 道教与中国社会 主讲人:陈彬 博士 名人论道教 钱玄同将道教称为“最野蛮的道教”。陈独秀说道教是“古说最为害于中国者”,“今之风水,算命,卜卦,画符,念咒,扶乩,炼丹,运气,望气,求雨,祈晴,迎神,说鬼,种种邪僻之事,横行国中,实学不兴,民智日僿,皆此一系学说之为害也。去邪说正人心,必自此始”。周作人也认为:“改良乡村的最大阻力,便在乡下人们自身的旧思想,这旧思想的主力是道教思想。” 英国学者李约瑟也说过:“中国人如果没有道,就像大树没有根一样”。 陈寅恪提出了“道教之真精神”的论断,他曾这样说:中国儒家虽称格物致知,然其所殚精致意者,实仅人与人之关系。而道家則研究人与物之关系。故吾国之医药学术之发达出于道教之贡献为多。其中固有怪诞不经之说,而尚能注意人与物之关系,较之佛教,实为近于常识人情之宗教。 一、道教对中国社会的重大影响 1、道教与中国政治 道教是中国历史上具有独立教团和合法地位的大型宗教,它对中国政治发生过重要影响: 第一,它的领袖人物受到朝廷信任,参与政事,或推动改革 第二,道教强调含垢忍辱,苦己利人、忠君孝亲,有利于宗法等级社会的巩固。 第三,早期民间道教成为农民起义的外衣和旗帜,明清民间反抗运动亦利用过道教。 2、道教与中国哲学 中国哲学早期是在孔老开创、儒道互补和诸子争鸣中成长的;魏晋以后,中国哲学则是在儒释道三教互动中演化的。唐代道教重玄学在理论思辨方面非常精致,是当时哲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发端于唐代、兴盛于宋明的道教内丹心性论,是中国古代心性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道教与儒家和佛教在思想上互相吸收渗透,从而促进了中国学术思想的发展。道书中关于《老》《庄》《易》的注释和阐述也很多。我们要考察道家思想和易学思想的发展历程,不能忽视道教徒的有关著作。作为道教经典的《阴符经》也是中国哲学史上的名著。历代有很多道士对《阴符经》作过注解,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上也应有一席之地。 3、道教与中国道德 第一,道教主善恶“承负”说,谓先人行善或有过,后生蒙受其福报或承其灾祸;不惟如此,国家衰乱乃是君臣民失所致,故人人都有责任 第二,道教用神灵崇拜和仙真赏罚在民间推行道德教化,其作用比单纯儒家说教更大。 第三,道教用宗教的方式推行道家柔弱不争,先人后己,知足常乐,清静自守等道德信条,激励人们返璞归真,对于社会上损人利己,恃强凌弱的风气是一种抵制。 第四,道教把健康长寿纳入道德规范,提出“孝寿”的理念,丰富了传统道德的内涵。 道教善书是指以《太上感应篇》为发端而产生的一批道教劝善经书,包括《文昌帝君阴骘文》、《太微仙君功过格》、《关圣帝君觉世真经》、《文昌帝君蕉窗圣训》等. 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范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又有三户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则上诣天曹,言人罪过。月晦之日,灶神亦然。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 4、道教与中医 道教重视人的生命,追求长生久视,故特别关注生命的养护和疾病的防治。俗话说:十道九医。许多高道都是医学名家。历代道士在继承中国传统医学的同时,结合自己的实践,在医药学方面卓有成就,并形成了颇具特色的道医形象和道教医学流派。著名的道医有东晋的葛洪、梁代的陶弘景和唐代和孙思邈等。尤其是孙思邈,在民间有着崇高的地位,被尊称为药王。道教医学主张多样化的治疗方法。除了药物疗法外,还可以应用针灸疗法、物理疗法、气功按摩疗法、精神疗法等。运用多种疗法,既可以减少药物对人的毒负作用,也有利于疾病的有效治疗。 5、道教与科学技术 历代道士在炼制丹药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化学知识,促进了中国古代化学的发展。作为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就是道士们在炼丹时发明的。 在造作、传播经书的过程中,道教对印刷术的发明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最近一些专家学者撰写了《道教科学技术史》、《道教科学思想发凡》等专著,系统地总结了道教在天文学、地理学、物理学、化学、数学、医学等各个方面的成就。 第四届中国道教科学技术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香港举行 2010年7月6日 当代的道教与中国社会 道教首位女方丈 武当山道士升国旗 (2008年11月12日 14:48南方网 ) 2008年11月11日,第四次“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研讨会”在江西南昌举办 二、“李一事件”始末与分析 事件始末 1、关于生世争议: 版本A:李一出生在一个道教的世家,父亲是道士,他三岁时得了病,被抱进了道观,跟随另一位道长修行 版本B:李父只是位重庆沙坪坝区内某国企的一名退休工人,李一从小都在石桥铺长大,初中时在石桥铺街头打架斗殴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