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宋明理学上课幻灯片.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究活动 如何认识宋明理学的影响?  1)它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  2)它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宋明理学 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 理学的发展 创立:北宋二程 成熟:南宋朱熹 发展:陆王心学 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背景: 知识·梳理 对宋明理学的认识 1、从某种意义上说,理学和心学( ) A、内容上是相同的 B、本质上是一致的 C、观点上是一致的 D、存在时间相同 2.朱熹是宋代杰出的儒学宗师,下列有关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他认为儒家拥有干预政治的天然权利 B.他认为万物之理终归为一,这就是“太极”中的阴阳变化 C.他强调“仁”是人的爱心及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D.他最早把儒家思想发展为理学 3.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 ) A..天体运行法则 B. 社会发展规律 C. 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 “天人感应”理论 B D C 课堂练习 儒家思想经历: 春秋时期,应运而生 →战国后期,蔚然大宗 →秦朝时候,遭到打击 →西汉初年,逐渐复苏 →汉武帝时期,正统思想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背景:三教合一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江南春》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首诗反映了什么现象?这种现象对儒学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三教图(清·丁云鹏)   “三教”是指:儒教、佛教、道教。“三教合一”不是儒教、佛教、道教合为一体,而是一种相互吸纳、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关系。 “三教合一”的风景名胜 左侧是佛教的米勒院,右侧是道教的元君祠,中间是儒家胜景,孔子登临处。方寸之地,三教会集,巧妙融合。 泰山名胜 红门宫 宋明理学 理学的发展 创立:北宋五子 成熟:南宋朱熹 发展:陆王心学 背景: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 知识·梳理 一、理学出现的背景: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 1、儒学的困境; 2、儒学的发展; 汉代末年、魏晋时期、唐末五代之后…… 1)唐朝:韩愈和李翱的思想; 2)北宋:儒学复兴运动; 道教和佛教的冲击 成为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的先声。 为理学的创立奠定基础。 韩愈在《原道》和《论佛骨表》中,对佛教进行了尖锐的抨击。他指出佛教耗费大量财富,加重了百姓负担,使“民不穷且盗”。又指出“佛本夷狄之人”,佛徒“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让佛教凌驾于儒学之上,有被同化为夷狄的危险。他认为佛教自外与天下国家,灭弃封建伦常,“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 韩愈 理学兴起的原因和条件? 1)儒学的权威性严重削弱,并遭到佛学和道家的冲击; 2)韩愈和李翱的思想,成为理学创立的先声; 3)北宋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为儒学复兴提供条件; 4)北宋尖锐的阶级矛盾需要强化君权意识。 探究活动   一天,杨时同游酢一起向程颐请教学问,却不巧赶上老师正在屋中打盹儿。于是两人静立门口,等老师醒来。一会儿,天飘起鹅毛大雪,越下越急,杨时和游酢却还立在雪中,直到程颐一觉醒来,才赫然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程颐深受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杨时,杨时不负重望,终于学到了老师的全部学问。 二、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程朱理学 1.北宋:程颢、程颐 “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程 颢 程 颐 朱熹 理学集大成者 朱熹早年为学博杂,泛滥词章,出入佛老,对各种学问有着极为广泛的兴趣。平生不喜为官,一生主要的时间(约四十年)在福建讲学。朱熹死后不久,成为 “孔门十哲”之一,而其在历代儒者中的地位及实际影响仅次于孔、孟。 (1)哲学论(世界本原问题): a.理比气根本,理先于气 b.理离不开气 c.万物之理终归一,这就是“太极”中的阴阳变化 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 ——《四书章句集注》 天理即“三纲五常”,就是儒家的道德伦理和等级秩序 (2)修养论:a.区分教育的两个阶段:小学和大学,强调学习积累、循序渐进(“慎思明辨,格物致知”) 古之教者,有小学,有大学,其道则一而已。小学是事,如事君、事父兄等事。大学是发明此事之理。”(《小学集解》)

文档评论(0)

精品课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