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 教育家.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梁漱溟 教育家

* 他是现代中国的伟大儒家,他的人格与思想具有动人心弦的力量,他的历史影响注定悠远绵长。 美国五星上将马歇尔在他身上看见了甘地。著名学者林毓生认为,他与鲁迅是20世纪中国最有创造力的思想家。 他领导的乡村建设运动,是构思宏大的社会改造试验,尝试将西方现代化的优点与中国文化的优点融合起来,为此进行了积极而可贵的探索。 他开创了现代新儒家学派。他在反传统的浪潮中挺身而出,表示中国文化经过调整还能继续存在并复兴,他相信中国本身拥有走向现代化的力量。 他足以与鲁迅构成表面对立、其实互补的两极。他们一位是传统文化的伟大批判者,一位是传统文化的伟大发扬者。 他说:“我愿终身为民族社会尽力,并愿使自己成为社会所永久信赖的一个人。” 他是什么人呢? ---他就是梁漱溟 一个有思想,又且本着他的思想而行动的人 生平介绍 梁漱溟(1893年10月18日-1988年6月23日), 原名焕鼎,字寿铭。曾用笔名寿名、瘦民、漱溟,后以漱溟行世。原籍广西桂林,生于北京,现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 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生 6岁启蒙读书,却不会穿裤子; 上了四所小学,学的却是ABCD; 只有中学文凭,却被蔡元培请到全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教印度哲学; 在城市出生成长,却长期从事乡村建设; 一生致力于研究儒家学说和中国传统文化,却念念不忘佛家生活 ……“ 现代新儒学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系出元室梁王,故入籍河南开封,清中叶官游广西桂林。 梁漱溟出身于“世代诗礼仁宦”家庭,早年颇受其父梁济(巨川)的影响。青年时代又一度崇信康有为、梁启超的改良主义思想。辛亥革命时期,参加同盟会京津支部,曾热衷于社会主义,著《社会主义粹言》小册子,宣传废除私有财产制。二十岁起潜心于佛学研究,几度自杀未成,经过几年的沉潜反思,重兴追求社会理想的热情,又逐步转向了儒学。梁漱溟说:“我愿终身为华夏民族社会尽力,并愿使自己成为社会所永久信赖的一个人。” 主要著作: 《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印度哲学概论》、 《乡村建设论文集》、《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 《乡村建设理论》、《我的自学小史》、 《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 《我的努力和反省》、《梁漱溟教育论文集》、 《人生的省悟——朝话》 1 2 关于《社会本位的教育系统草案》 3 梁漱溟先生就“社会本位的教育系统”谈了三个观点: 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可分 教育宜放长及于成年乃至终身 教育应尽其推进文化改造社会之功 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可分: 俗常以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对称,大抵谓: (甲)学校教育为教育之中心设施或正统:指小学校、中学校,专门学校,大学校等。 (乙)社会教育为片面的补充的设施,非正规教育:指民众教育馆、民众茶园、通俗讲演 所、图书馆、博物馆、公共体育场、公共影戏场、识字夜班、民众学校、职业补习学校 、函授学校等。 (子)学校教育有一定数目之受教育者,有一定课程之进行;而社会教育(如图书馆、讲演所等),每每无之。此所谓学校教育即学校式教育;所谓社会教育,即社会教育。 (丑)学校教育以一定课程施之于受教育者,其教育者之积极主动意味多;且其所照顾恒 在校内(迨扩充于校外一般社会,即被指为社会教育)。 (寅)学校教育前后衔接,可成相连贯之一系统;而社会教育但见其为零碎补充的,无有 系统。此亦不然。 (卯)学校教育有年龄限制,且所施教偏于社会未成熟分子。而社会教育恒无年龄限制, 且施教所及偏乎成人;故“社会教育”与“民众教育”、“成人教育”等词有时相通或 混同。 教育宜放长及于成年乃至终身 ---终身教育思想 其关于“终身学习”的思想尤其具有创造性和前瞻性。 他说,“现代生活日益繁复,人生所需要学习者,随以倍增,卒非集中童年一般所得尽学,由此而教育延及成年之趋势,日见重迫”;且“儿童较远于社会生活,未及参加,在此种学习上以缺少直接经验,效率转低,或至于不可能,势必延至成年而后可”,“又唯需要为能启学习之机”,“成年需要”,“卒又以成人教育行之”;“以现代文化进步社会变迁之速”,“其势非时时不断以学之不可”。 书本节选内容(P196) (一)现代生活日益繁复,人生所需要学习者,随以倍增,卒非集中童年一般所得尽学, 由此而教育延及成年之趋势,日见重迫。 (二)社会生活既繁密复杂,而儿童较远于社会生活,未及参加,在此种学习上以缺少直 接经验,效率转低,或至于不可能,势必延至成年而后可。又唯需要为能启学习之机; 而唯成人乃感需要。借令集中此种学习于童年,亦徒费精力与时间,势必待成年需要, 卒又以成人教育行之。 (三)以现代文化进步社会变迁之速,若学习于早,俟后过时

文档评论(0)

ipbohn9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