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中国古代文学(上)第三章 秦汉文课件.pptVIP

(精选)中国古代文学(上)第三章 秦汉文课件.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演示文稿演讲PPT学习教学课件医学文件教学培训课件

出版社 社文分社 中国古代文学(上) 第三章 秦 汉 文 这里的文,是指与较为严格的韵文相对而言的散文,是一个较为泛意的概念指称。其实史传文也应隶属于此,不过,汉代以《史记》和《汉书》为代表的史传文,因为巨大的实绩和影响,加之传统特定的史传文化,它们一向被划分为独立的单元,所以这里的选文实仅指秦汉的论议文章。 参考书目: 卞孝萱,王琳.两汉文学[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第一节 秦及西汉前期散文 泰山刻石文[1] 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亲巡远方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从臣思迹,本原事业,祗诵功德[2] 。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大义休明,垂于后嗣,顺承勿革[3] 。皇帝躬圣,既平天下,不懈于治。夙兴夜寐,建设长利,专隆教诲。训经宣达[4] ,远近毕理,咸承圣志。贵贱分明,男女礼顺[5] ,慎遵职事。昭隔内外,靡不清净,施于后嗣。化及无穷,遵奉遗诏,永承重戒[6] 。 【注释】 [1]《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立石,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乃遂上泰山,立石,封,祠祀。下,风雨暴至,休于树下,因封其树为五大夫。禅梁父。刻所立石。”刘勰《文心雕龙·封禅》:“秦皇岱铭,文自李斯,法家辞气,体乏弘润,然疏而能壮,亦彼时之绝采也。”[2]祗:敬也。[3]顺承勿革:继承前法,不要妄作改动。[4]训经宣达:顺承常道阐明治国之策。[5]礼顺:顺法行事。礼,通“履”,行事。[6]重戒:谆谆告诫。 枚 乘(传略见前汉赋部分) 上书谏吴王[1] 臣闻:“得全者全昌,失全者全亡。” [2]舜无立锥之地,以有天下;禹无十户之聚,以王诸侯;汤﹑武之土不过百里,上不绝三光之明,下不伤百姓之心者,有王术也。故父子之道,天性也;忠臣不避重诛以直谏,则事无遗策,功流万世。臣乘愿披腹心而效愚忠,唯大王少加意念恻怛之心于臣乘言。 【注释】 [1]枚乘初与邹阳等在吴王濞手下供职,任郎中,以文辞著称。吴王谋反,枚乘上此书谏阻,吴王不听。于是枚乘与邹阳等至梁孝王门下。《汉书》有传。李兆洛《骈体文钞》卷一一:“欲言难言,愈离奇愈沈痛,《国策》之体,《离骚》之神,后来无继。”[2]“得全者全昌”二句:《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载淳于髡 语:“得 全 全昌,失 全 全 亡。”得 全,谓人臣事君之礼完美无瑕;全 昌,谓 身 名 获 昌。[3]“舜无立锥之地”五句:《战国策·赵策二》载苏秦语:“舜无咫尺之地,以有天下;禹无百户之聚,以王诸侯;汤、武之卒不过三千人,车不过三百乘,立为天子。”[4]三光:指日、月、星辰。 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马方骇,鼓而惊之;系方绝,又重镇之。系绝于天,不可复结;队入深渊,难以复出。其出不出[1] ,间不容发。能听忠臣之言,百举必脱。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天;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太山。今欲极天命之寿,敝无穷之乐,究万乘之势,不出反掌之易,以居泰山之安,而欲乘累卵之危,走上天之难,此愚臣之所以为大王惑也。 【注释】 [1]“其出不出”二句:意为出得来与出不来,其间相差极其微小。 人性有畏其景而恶其迹者,却背而走,迹愈多,景愈疾,不知就阴而止,景灭迹绝[1] 。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欲汤之冫仓,一人炊之,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2] 。不绝之于彼,而救之于此,譬犹抱薪而救火也。养由基,楚之善射者也。去杨叶百步,百发百中[3] 。杨叶之大,加百中焉,可谓善射矣。然其所止,乃百步之内耳,比于臣乘,未知操弓持矢也。 【注释】 [1]“人性有畏其景而恶其迹者”六句:《庄子·渔父》:“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自以为尚迟,疾走不休,绝力而死。不知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愚亦甚矣!”[2]“欲汤之冫仓”五句:《吕氏春秋·尽数》:“夫以汤之沸,沸愈不止,去其火则止矣。”冫仓,冷。扬,以勺舀起沸水再倾下,使之散热。[3]“养由基”四句:《战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福生有基,祸生有胎;纳其基,绝其胎,祸何自来?泰山之溜穿石[1] ,单极之绠断干[2] 。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夫铢铢而称之,至石必差;寸寸而度之,至丈必过。石称丈量,径而寡失。夫十围之木,始生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