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中国法律思想史 全套课件课件.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演示文稿演讲PPT学习教学课件医学文件教学培训课件

法 的 起源;非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学说: ;;第一编 奴隶社会夏、商、西周时期的法律思想;第一章 夏、商、西周的神权法思想;神权法思想在夏、商、西周三代的发展变化过程:形成于夏代,极盛于殷商,动摇于西周。 夏、商的神权法思想主要体现为 “天命”、“天罚” 。 西周的神权法思想出现一次重大转变:“以德配天”说。 本章考点总结: 1、夏、商神权法思想的具体表现 2、神权法思想在西周有什么变化 3、“以德配天”说的内容、实质及意义;第一节 夏、商奴隶主的“天命”、“天罚”思想;第二节 西周“以德配天”的君权神授说;第二章 维护宗法等级制的礼治与“明德慎罚”思想 ; 本章是中国法律思想史课程中的重点章节之一,对本章内容的理解将有助于对以后各章,尤其是对儒家思想及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理解。 本章考点总结: 1、宗法等级制的内容 2、礼治的基本原则及特征 3、周公“慎罚”的主要内容;前 言;第一节 以“亲亲”、“尊尊”为原则的礼治 ;第二节 周公的“明德慎罚”思想;第二编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思想; 本编是中国法律思想史课程中的重点。   1、革新家的改革立新思想 2、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的法律思想;第三章 春秋时期革新家的法律思想; 主要阐述三位革新家管仲、子产和邓析的法律思想。 本章考点总结: 1、管子的“国之四维” 2、管子对周礼进行改造的主要内容 3、管子“以法统政”的思想 4、管子经济立法“令顺民心”、“与民分货”的主张 5、子产对“礼治”继承和改造的表现 6、子产铸刑书、公布成文法的意义 7、子产“宽猛并用”的刑法思想 8、邓析“不法先王、不是礼义”的主张;第一节 管仲的改良旧礼和以法统政思想;二、“作内政而寄军令” 1、主张以法理政、以法统军、以法治民 2、确定治国总方针:“作内政而寄军令” 3、具体做法:“三国五鄙”制度和“四民分居定业”论 4、“以法统政”思想的基本特征:寓兵于农,把军事制度融会于行政制度 5、“以威治??”的主张 ;三、“令顺民心”, “与民分货” 1、立法主张的特点: 一是强调物质利益。 二是重商。 2、农业立法主张: “均地分力”、“与民分货”、 “相地而衰征”等。 3、重商主义的表现: 一方面加强官营商业、手工业。 同时提倡重农节用,抑制富贾大商。;第二节 子产的立法救世思想;二、改革内政,创立新制 也从改革行政编制和土地制度入手。 1、区分国都乡村; 2、建立上下尊卑秩序; 3、改革传统井田制,重新划分田界,明确各家土地所有权; 4、把农户和居民按“伍”编制,严加管理; 5、奖赏忠于职责和奉公节俭,打击骄奢淫逸。;三、铸刑书,公布成文法 1、公元前536年“铸刑书”,开创古代公布成文法的先例。 2、受到以叔向为代表的保守派贵族的指责和非难。 3、铸刑书,公布成文法的意义: (1)铸刑书冲破了秘密刑思想束缚,标志罪行擅断思想的动摇和法治思想的出现。 (2)打破了“刑不上大夫”的传统,肯定了法律对贵族特权的限制作用,为后来法家的”一断于法“提供了思想前提。 ;四、宽猛并用的刑法思想 (一)以“宽”服民和以“猛”服民 主张“德政”统治。德在实践中表现为“宽”,刑在实践中表现为“猛” 。宽猛结合,以猛为主。 (二)罪刑相当与以情断狱 1、严厉执法,定罪量刑须以公布的礼、法为标准,罪刑相当。 2、审案方面强调“以情断狱”。;第二节 邓析的“不是礼义”思想;第四章 儒家的法律思想;主要阐述先秦儒家的法律思想及代表人物的观点。 本章考点总结: 1、儒家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 2、孔子法律思想的核心 3、孔子“为国以礼”的礼治论 4、孔子宽刑慎杀,反对冤狱的思想 5、孟子的“暴君放伐”论 6、孟子“惟仁者宜在高位”的人治论 7、荀子“明分使群”的国家与法律起源论 8、荀子“隆礼”重法论 9、荀子“有治人,无治法”的人治论;第一节 儒家学派及其法律思想概述;二、 “为国以礼”的礼治论 主张“为国以礼” ,礼是“强国之本” 。 三、德主刑辅论 1、主张“为政以德”,“以德服人”,反对“以力服人” 2、提倡教化,注重德化,轻视法律及其强制,反对“不教而诛”。 四、 法与刑 1、孔子认为“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 。 2、孔子主张“赦小过”,反对滥刑滥罚。 3、孟子要求“省刑罚”,主张“罪人不孥”。 4、荀子主张慎刑慎杀。;五、 为民制产”,轻徭薄赋 孔子反对追求财利。 孟子和荀子主张从民之欲,为民制产;主张减轻赋税徭役。 六、 “为政在人”的人治论 1、孔子主张“为政在人”; 2、孟子提出“惟仁者宜在高位”; 3、荀子更提出“有治人,无治法”。;第二节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