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菌苗:适用于慢性期患者。 治疗机理:是使敏感性增高的机体脱敏,减轻变态反应的发生。 方法:有静脉、肌肉、皮下及皮内注射,视患者身体情况,接受程度而定。 每次注射剂量依次为40万、60万、80万、200万、350万、1050万、2550万、6050万菌体,每天、隔日或间隔3~5日注射一次。 以7~10次有效注射量为一疗程。 治疗措施 慢性期: 抗菌+菌苗+免疫增强+中医中药 抗菌:慢性期急性发作病例治疗多采用四环素族、利福霉素类药物,用法同急性期治疗,部分病例需要2~3个疗程的治疗。 治疗措施 伴有并发症病例的治疗 合并睾丸炎病例抗菌治疗同上,可短期加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 合并脑膜炎病例在上述抗菌治疗基础上加用三代头孢类药物,并给予脱水等对症治疗。 合并心内膜炎、血管炎、脊椎炎、其他器官或组织脓肿病例,在上述抗菌药物应用的同时加用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必要时给予外科治疗。 治疗措施 特殊人群的治疗 儿童:可使用利福平联合复方新诺明治疗。8岁以上儿童治疗药物选择同成年人。利福平10~20mg/kg/d,1次/天,6周+复方新诺明儿科悬液(6周~5个月)120mg、(6个月~5岁)240 mg、(6~12岁)480mg,2次/天,6周。 孕妇:可使用利福平联合复方新诺明治疗。妊娠12周内选用三代头孢菌素类联合复方新诺明治疗。利福平600~900mg/次,1次/天,6周+复方新诺明,2片/次,2次/天,6周。复方新诺明有致畸或核黄疸的危险;妊娠12周内用三代头孢菌素类代替利福平 布鲁氏菌病 概述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 )是由布鲁氏菌属(Brucella)的细菌(简称布氏杆菌)侵入机体,引起的动物源性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临床上以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疼痛、肝脾及淋巴结大为特点。又称地中海弛张热,马尔他热,波浪热或波状热。 病原学 布鲁氏菌为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不形成芽胞,毒力菌株可有菲薄的荚膜。 布鲁氏菌对营养要求较高,在含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的培养中缓慢生长、需氧、不运动。 布鲁氏菌在自然环境中生活力较强,在乳及乳制品、皮毛中能长时间存活。在病畜的分泌物,排泻物及死畜的脏器中能生存4个月左右,在食品中约生存2个月。加热60℃或日光下曝晒10~20分钟可杀死此菌,对常用化学消毒剂较敏感。 病原学 WHO布鲁氏菌病专家委员会把布氏菌属(Brucella) 分6个种19个生物型。即: 羊种布氏菌(Br melitensis) 1、2、3型 牛种布氏菌(Br abortus) 1、2、3、4、5、6、7、9型 猪种布氏菌(Br suis) 1、2、3、4、5型 沙漠森林野鼠种布氏菌(Br neotomae) 绵羊附睾种布氏菌(Br ovis) 犬种布氏菌(Br canis) 猪牛羊三种意义最大。致病力、症状:羊种最重,牛种最轻 布病病原学临床特点 主要传染源是病羊和病牛。 人的传染源主要是羊种菌,趋向于羊种3型,羊种菌一般是强毒菌株。 家畜中感染有羊种、牛种布氏菌。 牛种菌在牛中有一定带菌率,可以造成人感染,但是一般不引起发病。 流行病学 传染源:目前已知有60多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是布鲁氏菌的宿主。与人类有关的传染源主要是羊、牛及猪,其次是犬、鹿、马、骆驼等。染菌动物首先在同种动物间传播,造成带菌或发病,随后波及人类。 传播途径 : 经皮肤粘膜接触传染 经消化道传染 经呼吸道传染 其它如苍蝇携带,蜱叮咬也可传播本病 人群易感性:人类普遍易感 ,病后可获得一定免疫力,不同种布鲁氏菌间有交叉免疫 流行病学 流行特征 季节: 四季,以家畜流产季节春末夏初为多。 地区:牧区农区,农区城市。 职业:患病与职业有密切关系,兽医、畜牧者、屠宰工人、皮毛工等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发病年龄以青壮年为主,男多于女。牧区存在自然疫源地,但疫区流行强度受布鲁氏菌种、型及气候,人们的生活水平与对牧畜、牧场管理情况的影响。 布鲁氏菌病职业构成转变 2010 1950~1981 布氏菌 消化道 皮肤粘膜 呼吸道 淋巴液 局部淋巴结 感染量少、毒力弱 机体抵抗力强 布氏菌在淋巴结内局限 感染量大、毒力强 机体抵抗力弱 血行播散(菌血症、败血症、毒血症) 多发性病灶形成 迁延性病灶 病灶外播散 残余变态(消散、纤维化) 隐性感染 痊愈 慢性期 急性期 治疗 发病机制 病理变化 几乎所有组织器官均可侵犯,以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最为常见。 初期炎性细胞渗出、组织细胞变性、坏死;亚急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