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届高考第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题指导(鉴赏诗歌形象)》ppt课件PPT
【答案】 从“谷口”“涧花”“暮雨”“潭树”“春云”“檐峰”“鹿群”“山霭”等意象,可以看出郑鄂居住地虽然偏僻幽深,却环境优美、高雅、温馨而富有生机,又从人迹稀少和雾气氤氲中可看出郑鄂是隐居山中,过着恬淡闲适生活的隐者。 4.(2010年合肥教学质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济州西门外旅馆 □ 晁端友 寒林残日欲栖乌①,壁里青灯乍有无。 小雨愔愔②人假寐,卧听疲马啮残刍。 【注】 ①乌:乌鸦。②愔愔:寂静无声。 诗中的“乌”和“马”两个意象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010年新课标《考试大纲》中对这一考点提出了两点要求: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诗歌中的形象包括事物形象、景物形象、人物形象,考查时要求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3.鉴赏诗歌的语言包括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还包括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的艺术效果。 4.表达技巧指诗人在借助语言塑造艺术形象时,灵活运用一般创作规则和方法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而又特殊的艺术手段。包括修辞技巧和其他借景抒情等表现技巧。 5.评价作品内容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以及人生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指出局限性。 6.2011年高考,诗歌鉴赏仍是重点,考查形式不会有大的变化。需要注意的是,选材范围会有所扩大,不仅有大师巨匠级诗人的作品,也会有不知名诗人的作品,不仅有唐诗宋词,还会有清诗甚至是近代诗等非主流的作品。总体上看,2011年高考仍以“稳”为主。 鉴赏形象 (1)本诗前三联描写了竹子怎样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谈谈对最后一联寓意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前三联,都是描写竹子的形象的,首联写嫩绿的新竹有一半还包着笋壳,新长出的竹梢才高出墙头,表现嫩竹新出之态;颔联写翠竹的影子投映在书上,使人感到光线暗了下来,当竹影移过,酒樽也顿时变得清凉,表现了竹影给人的阴凉之感;颈联写新雨过后,竹子更加美丽洁净,微风吹来,可以闻到淡淡的清香,表现了竹子的香味。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色侵书帙晚”一句是描写竹影的,句中“侵”与“晚”最具特色,“侵”写出竹影随光线移动逐渐扩大之态,“晚”也是侧重于光线之暗,是竹影使人产生的错觉。 (3)本题考查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尾联是诗人有感而发,认为只要不被摧残,新竹一定可以高入云霄,从寓意的角度理解,考生应该将之转移到人,以竹喻人,“不被摧残”就是要爱护关心人,理解尊重人。 【答案】 (1)形象:嫩竹新出,竹影阴凉;雨洗竹净,风送竹香。 (2)翠竹的影子投映在书上,使人感到光线暗了下来。“侵”字写出了竹影移动扩大的渐进过程。“晚”字则写出了竹阴给人带来的时间错觉。 (3)示例一:要尊重天性,顺应自然。 示例二:要呵护人才,不要摧残人才。 示例三:期待得到提携,使自己有所作为(符合诗意,言之成理即可) 2.(2010年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晚泊岳阳 □ 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1)诗中有三处写到“月”,请就此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考生很容易找出诗中写“月”的三处,难点在于分析每处所写景物的作用。在分析写景作用时,考生不能单纯地看写“月”的三处,而应联系上下诗句的内容,从整体出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