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系科学与技术本班王亚东学号51002012043.docVIP

计算机系科学与技术本班王亚东学号51002012043.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计算机系科学与技术本班王亚东学号51002012043

课程设计(论文) 都江堰水利工程 系 别 : 计算机系 专业(班级):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0级2班 作者(学号): 王亚东(51002012043) 指导教师: 朱光耀 完成日期: 2011年12月15日 蚌埠学院院教务处制 摘 要 都江堰工程2000多年经久不衰,富有成效的工程管理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都江堰历史上的三级管理体制、岁修制度、闸坝与河渠的管理修缮,保障了工程的完好性,为都江堰持续运用奠定了坚实基础。要推进我国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就要努力建设人水和谐、生态友好的绿色水工程,在水利工程管理中坚持科学发展观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不仅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而且以其功能效益的持续发挥和扩大而闻名遐迩。都江堰巧夺天工的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工程,以及三大工程之间的相依相连、三位一体的运用,使天府之国“水旱从人”“沃野千里”。“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的引水、分洪、飞沙,使水资源得以持续永久的利用,造福人民;“顺天应人、以天工代人力”营造了成都平原的富饶和良好生态;“深淘滩、低作堰,排洪保灌”至今仍泽育着千万亩粮田。都江堰的建设与运用,成功跨越了人与自然的依存、开发、掠夺、和谐的各个阶段,与环境相得益彰,与自然和谐统一,与社会经济发展脉络相承 都江堰 经久不衰 科学发展观水利工程自然和谐都江堰水利工程在四川都江堰市城西,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 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至今仍然连续使用,仍发挥巨大效益, 李冰治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不愧为文明世界的伟大杰作,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 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条较大的支流,发源于四川北部高山地区。每当春夏山洪暴发之 时,江水奔腾而下,从灌县进入成都平原,由于河道狭窄,古时常常引起洪灾,洪水一退, 又是沙石千里。灌县岷江东岸的玉垒山又阻碍江水东流,造成东旱西涝。秦昭襄王五十一 年(公元前256年),李冰任蜀郡太守,他为民造福,排除洪灾之患,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的主体工 程是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达到了 引水灌田、变害为利。为此,李冰在其子二郎的协助下,邀集有治水经验的农民,对岷水 东流的地形和水情作了实地勘察,决心凿穿玉垒山引水。在无火药(火药发明于东汉时期, 即公元25年至220年间)不能爆破的情况下,他以火烧石,使岩石爆裂(热涨冷缩的 原理),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终于在玉垒山凿出了一个宽20公尺,高40公尺,长8 0公尺的山口。因形状酷似瓶口,故 取名“宝瓶口”,把开凿玉垒山分离的石堆叫“离堆”。 都江堰渠首工程主要有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三大部分构成,科学地 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从“水旱”人间的“天府之国”。 鱼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它昂头于岷江江心,把岷江分成 内外二江。西边叫外江,俗称“金马河”,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东边沿山脚的叫内 江,是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我们的祖先十分聪明,在流量小、用水紧张时,为了不让外江 40%的流量白白浪费, 采用杩搓截流的办法,把外江水截入内江,整就使内江灌区春耕用水更加可靠。1974 年, 在鱼嘴西岸的外江河口建成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电动制闸,代替过去临时杩搓工程,截 流排洪,更加灵活可靠。 在鱼嘴以下的长堤,即分内、外二江的堤叫金刚堤。堤下段与内江左岸虎头岸相对的 地方,有一低平的地段,这里春、秋、冬、三季是人们往返于离堆公园与索桥之间的行道 的坦途,洪水季节这里浪花飞溅,是内江的泄洪道。 泄洪道,唐朝名“侍郎堰”、“金提”,后又名“减水河”,它固具有泄洪徘砂的显著功 能,故又叫它“飞沙堰”。 飞沙堰是都江堰三大件之一,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实它的功用非常之大,可以说是 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飞沙堰的作用主要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 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另一作用 是“飞沙”,岷江从万 山丛中急驰而来,挟着大量泥沙,石块,如果让它们顺内江而下,就 会淤塞宝瓶口和灌区。飞沙堰真是善解人意、排人所难,将上游带来的泥沙和卵石,甚至 重达千斤的巨石,从这里抛入外江(主要是巧妙地利用离心力作用),确保内江通畅,确 有鬼斧神功之妙。 深淘滩,低作堰”是都江堰的治水名言,淘滩是指飞沙堰一段、内江一段河道要深淘, 深淘的标准是古人在河底深处预埋的“卧铁”。岁修淘滩要淘到卧铁为止,才算恰到好处.。宝瓶口,是前山(今名灌口山、玉垒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凿开的一个口子,它是人工 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

文档评论(0)

almm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